第9章 谋士分道,英雄起步

关灯
郭嘉大笑着转身离去,身影潇洒,不带走一片云彩。

     刘备虽有惋惜,却也敬佩其风骨,目送其远去。

     最终,唯有徐庶,背上了行囊,坚定地站在了刘备的身后。

     回到奉高城,刘备立即拜徐庶为军师,与陈子元共掌军机。

     而陈子元,则将精力投入到了一件更基础,也更重要的事情上——为麾下将领们开课。

     奉高城的校场旁,一间临时搭建的讲武堂内,气氛庄重而热烈。

     关羽、张飞、赵云等一众将领,尽皆在座。

     他们都是沙场宿将,惯于冲锋陷阵,此刻却像蒙童一般,正襟危坐,面前摆着竹简和笔墨,目光灼灼地盯着前方高台上的陈子元。

     陈子元一袭青衫,手持一根细长的竹竿,指着身后挂着的一副巨大堪舆图和几张画着兵种阵型的图纸,声音清朗地回荡在堂内。

     “诸位将军,以往我军作战,多凭将士用命,主将英勇。

    然则,战争非一人之武,而是体系之争。

    今日,子元要讲的,便是如何将我军打造成一个无坚不摧的战争体系。

    其核心,便在于兵种的细化与协同。

    ” 他顿了顿,竹竿指向一张图纸。

     “我军步卒,不可再笼统称之为步卒。

    当分三类:其一,重甲刀盾兵,身披重铠,手持大盾,其责如山,为全军之墙,抵御敌军冲击,保护我方后排;其二,长矛兵,结成枪阵,其责如林,专克骑兵突袭,护卫两翼;其三,弓弩手,其责如雨,于阵后提供远程压制,乱敌阵型,削敌兵力。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言一出,堂下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叹声。

     这些概念对他们而言,既熟悉又陌生。

     他们知道盾牌、长矛、弓箭,却从未想过要如此清晰地将其功能进行划分定位。

     “这……这……俺老张就只管冲,哪想过这么多道道?”张飞抓耳挠腮,一边嘀咕,一边奋笔疾书,生怕漏掉一个字。

     关羽则是抚着长髯,丹凤眼微眯,若有所思。

     他想起了自己冲锋时,时常因侧翼被袭而不得不回防的窘境。

     若真有陈子元所说的枪阵护翼,他的青龙偃月刀,威力何止倍增? 赵云更是听得心神激荡,他统领白马义从,最擅突击,但也深知骑兵一旦陷入步兵泥潭的危险。

     陈子元所讲的步骑协同,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步兵为基,骑兵为刃!”陈子元的声音再次响起,充满了力量,“骑兵之用,在于其无与伦比的机动力。

    当两军对垒,我步兵方阵稳住阵脚,弓弩手进行火力压制。

    敌军若想破我盾墙,必会陷入苦战。

    此时,我军骑兵便可自侧翼或后方,如一柄尖刀,直插敌军心脏!步骑协同,一守一攻,方为制胜之道!” 一整天的课程,陈子元将后世军事学院的基础理论,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语言,系统地、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众人。

     从兵种分类,到基础阵型,再到多兵种协同作战,每一个概念都像一道惊雷,劈开了这些百战猛将们固有的思维定式。

     课程结束时,已是黄昏。

     众将非但没有疲惫,反而个个双目放光,围着陈子元,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仿佛有问不完的问题。

     张飞更是将自己写得满满当当的竹简递了上来,嚷嚷着让先生批改。

     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