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招贤纳士,风云汇聚

关灯
临淄城的秋意裹着晨雾漫进后将军府,青瓦上的露水滴落,在阶前积成细小的水洼。

     刘备捏着那卷染血的竹简,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他的喉结动了动,将竹简递给陈子元时,指尖还在轻颤:“子元,你看。

    ” 陈子元接过,竹片上的字迹力透纸背,是用朱砂写的密报——“曹孟德已点齐五万青州兵,旬月内将过泗水,目标临淄。

    ”末尾盖着玄铁虎符印,那是他们安插在许昌的死士暗号。

     冷汗顺着后颈滑进衣领。

     陈子元的瞳孔微微收缩,脑海里迅速闪过临淄的城防图:城墙高不过两丈,守军满打满算三千人,粮草最多支撑半月。

     更要命的是,昨日刚贴出的《招贤令》虽引来了百余个寒门士子,可真正能顶事的将才、能吏还没影儿。

     “主公。

    ”他深吸一口气,将竹简轻轻放在案上,“曹操来得比我们预想的快三倍。

    ” 刘备扶着案几缓缓坐下,指腹摩挲着案上未干的墨迹——那是今早刚写的《招匠令》,墨迹里还浸着松烟香。

     “昨日糜竺差人送了二十车盐铁,我还想着……”他突然顿住,抬头时眼眶泛红,“子元,是不是我太急了?” “不。

    ”陈子元伸手按住刘备手背,掌心的温度透过粗布袖口传过去,“正是因为我们急着招贤,才动了曹孟德的蛋糕。

    他怕的不是我们的兵,是天下人都争着来投明主。

    ” 话音未落,院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门帘一掀,糜竺弯腰进来,锦缎交领上沾着晨露,腰间的玉牌撞出轻响。

     他先向刘备行了大礼,抬头时目光却落在案上的竹简上,喉结动了动:“在下本想等主公用完早膳再求见,可实在是……” “子仲但说无妨。

    ”刘备揉了揉眉心,示意他落座。

     糜竺的手指绞着袖角,锦缎被攥出褶皱:“在下想投效主公,可家中老父说……说徐州士族都盯着,若我公然归附,怕是要被曹操扣上通敌的罪名,抄了祖宅。

    ”他忽然抬头,目光灼灼,“可在下这些年走南闯北,见过太多苛税逼得百姓卖儿卖女,唯有主公治下,去年灾年还开了义仓。

    在下愿献家财,可求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