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纸贵临淄,暗卫初动

关灯
前说...说糜家囤粮,说我私通青州。

    " 陈子元倒了盏茶推过去。

     糜家是徐州首富,陶谦能用其财却忌其势,这局他早料到。

     他望着糜竺杯里晃动的茶影,想起昨日林方说的"张师傅想把纸卖给广陵商队"——广陵正是糜家商路的咽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府可知,这纸若由糜家独家销往扬州?"他指尖点了点案上的纸页,"扬州士族多,爱抄书;交州商人爱带中原典籍,纸比竹简轻,一趟能多运十倍。

    " 糜竺的手顿在茶盏上。

     他忽然想起上月在秣陵书肆,有个老儒捧着竹简掉泪:"若能便宜些,我便给村里娃多抄两本《论语》。

    "此刻望着这比绢帛还便宜的纸,他喉结动了动:"陶使君...会信?" "他信的不是你,是这纸能给他带来的粮税、民心、声望。

    "陈子元将纸页推到他面前,"你带着十车纸回下邳,对他说'这是徐州的纸,能让天下人记住徐州的好'。

    " 糜竺突然起身。

     他的锦袍在风里荡开,露出腰间那枚祖传的玉珏——那是当年陶谦病中,他跪了整夜求来的药材换来的。

     此刻玉光映着纸页,他眼眶微热:"某今夜便启程。

    " "等等。

    "陈子元从铜匣里取出一叠纸,"这是《匠户考绩例》,你给陶使君看——纸能造,匠户能官,徐州的规矩,是让人人都有奔头的规矩。

    " 暮色漫进院子时,糜竺的车驾已消失在城门。

     陈子元回到书房,案头的纸页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底下压着的《论语》竹简。

     他伸手按住纸页,指尖触到"学而时习之"的墨痕——待纸坊量产,这些字就能印在更轻更软的纸上,让买不起竹简的穷小子也能捧着读。

     窗外的暗卫影子晃了晃,像夜鸟掠过檐角。

     陈子元吹灭烛火,月光落在纸页上,将"有教无类"四个字照得发白。

     他忽然想起王越临走时说的话:"某派了个探卫跟着糜先生,他车底下的暗格里,藏着董卓的密信。

    " 夜色渐深。

     临淄城的造纸坊飘来淡淡纸香,混着招贤馆传来的读书声,在风里散向四方。

     喜欢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请大家收藏:()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