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桑火铸汉

关灯
,“因为他们明白,若让百姓在桑树下读‘汉’字、织‘汉’锦,‘天命在士族’的谎言就不攻自破。

    ”他忽然握住刘备的手,将一枚刻着“桑汉”的铜印按入其掌心,“这是某奏请天子封你的‘司桑中郎将’印,专管天下桑田兵事。

    ” 申时,桑园义学传来惊呼。

    众人赶去时,见孩子们围着个盲眼老妇——她腰间系着褪色的“护汉符”,正是当年徐州桑田童谣的传唱者。

    老妇从怀中掏出个布包,里面是用萤火虫翅膀拼成的“兴”字,翅膀边缘还沾着袁术伪诏的丹砂染料。

     “老妇命大,没死成。

    ”她摸索着刘备掌心的铜印,“那些杀孩子的恶鬼说,‘天命’是星星堆的,可俺们在桑田里看见的‘天命’,是刘使君埋的‘汉’字种子发了芽,是曹司空的鸭子吃掉了僭越的旗。

    ”她突然从布包里拿出块焦木,上面“蝗神祭”三字已被烧穿,漏出的阳光在地上照出“汉”字。

     阿蝉的琴弦轻颤,奏出老妇记忆中的童谣变调。

    刘备望着义学窗外的桑林,阳光穿过新叶的缝隙,在孩子们脸上织出金色的“汉”字网——那是比任何星象都更耀眼的图腾。

    曹操解下腰间“治”字玉珏,与刘备的“桑汉”铜印并列摆在老妇带来的焦木旁,三件器物竟在光影中拼成“治汉如桑”四字。

     酉时,天边突现赤红云气。

    简雍笑着指给众人看:“云气形似桑蚕吐丝,正是光武中兴时的‘赤伏符’异象!”阿蝉的盲眼转向云气方向,忽然轻笑:“紫虚上人曾说‘星烬铸汉,桑火重光’,如今才知,这云气不是天象,是千万百姓采桑时扬起的尘埃,聚在一处,便成了护汉的祥光。

    ” 夜幕降临时,许都百姓纷纷挂出萤火虫陶罐,罐底“汉祚永延”的刻字在微光中若隐若现。

    刘备与曹操并肩登上桑园了望台,看星火般的陶罐点缀在桑海间,宛如真正的银河落九天。

    阿蝉的琴弦响起,这次奏的不再是战歌或童谣,而是《大汉铙歌》的雄浑变调——那是千万片桑叶在晚风中沙沙作响,是千万只鸭子在池塘里扑棱翅膀,是千万个百姓在桑树下念诵“汉”字的声浪。

     建安五年的这个春天,再也没有人谈论传国玉玺的下落,也没有人在意北斗七星的明暗。

    因为百姓们知道,真正的“汉祚”,是掌心的茧能换来桑椹的甜,是孩子的笑声能盖过僭越者的振臂,是当他们抬起头时,看见的不是帝王将相的星图,而是自己亲手织就的,永不熄灭的桑海汉光。

     喜欢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请大家收藏:()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