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汉祚鸿基
关灯
小
中
大
建安十四年孟春,天汉渠冰面初裂,碎玉般的流凌顺着山势蜿蜒东下。
刘备立于汉中城楼,身后“三兴汉”大旗被山风撕得猎猎作响,旗角掠过他眉间深纹时,恰有报信的斥候滚鞍落马——诸葛亮修缮的漕运渠首已通,许昌、徐州、洛阳三段水域竟现异象。
一、文渊潭惊现天书 许昌段的渠水最先泛起异兆。
当第一缕春阳漫过堤岸,两岸未及返青的麦田突然在水中投下金黄倒影,仿佛千顷熟麦在波光里浮沉。
更奇的是徐州段,渠水赤红如染,恰似千万条桑蚕在水底吐丝,将两岸新抽的柳芽都映成绛色。
洛阳段则泛着墨玉般的幽光,往来舟子俯身舀水,竟见涟漪里晃着竹简纹路,恍若有无数古卷在潭底沉睡。
三色渠水在星汉闸汇聚成深潭那日,诸葛亮正与阿蝉在船头调试桑天琴。
琴弦忽地震颤不止,阿蝉指尖刚触到“传薪带”,那团缠绕琴身的桑麻忽然遇水舒展,化作三丈长的绢帛卷轴。
“快看!”阿蝉惊呼时,潭心浮出一块磨盘大的青石,上面蝌蚪文随波明灭,竟与卷轴上孔子删定六经的图景隐隐呼应。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潭水吞吐间竟溢出琅琅书声,细辨竟是各州郡学宫的晨读《尚书》之声。
“这是文脉显圣。
”诸葛亮指尖抚过卷轴上伏生口传《尚书》的画面,桑蚕丝在他掌心泛出微光,“自秦火以来,汉家文明便如这渠水,看似分流千支,实则血脉贯通。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急促的桨声——马谡驾着轻舟破浪而来,怀中帛书浸透水渍,“丞相快看!曹操在邺城搞的名堂!” 二、铜雀台暗留汉脉 展开的帛书上,“代汉”二字被火漆封着,马谡泼了口烈酒上去,字迹竟慢慢晕开,显露出底下“载汉”二字。
松烟混着桑胶的气息里,王粲门生的《汉脉论》跃然纸上:“汉非一姓之私产,乃诗书礼乐之总称,如百川赴海,民心得之则兴……”马谡擦着额角汗珠,“铜雀台的‘代汉’铭文被磨了,现在刻着《观沧海》,可字缝里嵌的是徐州义仓的残桑屑!” 张飞的暴喝几乎掀翻船篷:“龟儿子敢玩阴的!某这就带三百轻骑去砸了那台!”丈八蛇矛在他手中震得嗡嗡响,却被赵云伸手按住。
白袍将军望向波光粼粼的潭水,眼底映着《汉书》竹简的虚影,“当年始皇帝烧书,却烧不尽民间藏书;如今曹操磨碑,反叫天下人都知汉脉难绝。
丞相,这或许是天赐的良机。
” 诸葛亮轻抚长髯,目光落在桑天琴的“汉脉谱”上。
孔子杏坛讲学的图景里,七十二弟子手中竹简正渗出缕缕金光,与潭心石刻交相辉映。
他忽然转身下令:“备船,去邺城。
把太学里的旧经幡都取来,船帆要
刘备立于汉中城楼,身后“三兴汉”大旗被山风撕得猎猎作响,旗角掠过他眉间深纹时,恰有报信的斥候滚鞍落马——诸葛亮修缮的漕运渠首已通,许昌、徐州、洛阳三段水域竟现异象。
一、文渊潭惊现天书 许昌段的渠水最先泛起异兆。
当第一缕春阳漫过堤岸,两岸未及返青的麦田突然在水中投下金黄倒影,仿佛千顷熟麦在波光里浮沉。
更奇的是徐州段,渠水赤红如染,恰似千万条桑蚕在水底吐丝,将两岸新抽的柳芽都映成绛色。
洛阳段则泛着墨玉般的幽光,往来舟子俯身舀水,竟见涟漪里晃着竹简纹路,恍若有无数古卷在潭底沉睡。
三色渠水在星汉闸汇聚成深潭那日,诸葛亮正与阿蝉在船头调试桑天琴。
琴弦忽地震颤不止,阿蝉指尖刚触到“传薪带”,那团缠绕琴身的桑麻忽然遇水舒展,化作三丈长的绢帛卷轴。
“快看!”阿蝉惊呼时,潭心浮出一块磨盘大的青石,上面蝌蚪文随波明灭,竟与卷轴上孔子删定六经的图景隐隐呼应。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潭水吞吐间竟溢出琅琅书声,细辨竟是各州郡学宫的晨读《尚书》之声。
“这是文脉显圣。
”诸葛亮指尖抚过卷轴上伏生口传《尚书》的画面,桑蚕丝在他掌心泛出微光,“自秦火以来,汉家文明便如这渠水,看似分流千支,实则血脉贯通。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急促的桨声——马谡驾着轻舟破浪而来,怀中帛书浸透水渍,“丞相快看!曹操在邺城搞的名堂!” 二、铜雀台暗留汉脉 展开的帛书上,“代汉”二字被火漆封着,马谡泼了口烈酒上去,字迹竟慢慢晕开,显露出底下“载汉”二字。
松烟混着桑胶的气息里,王粲门生的《汉脉论》跃然纸上:“汉非一姓之私产,乃诗书礼乐之总称,如百川赴海,民心得之则兴……”马谡擦着额角汗珠,“铜雀台的‘代汉’铭文被磨了,现在刻着《观沧海》,可字缝里嵌的是徐州义仓的残桑屑!” 张飞的暴喝几乎掀翻船篷:“龟儿子敢玩阴的!某这就带三百轻骑去砸了那台!”丈八蛇矛在他手中震得嗡嗡响,却被赵云伸手按住。
白袍将军望向波光粼粼的潭水,眼底映着《汉书》竹简的虚影,“当年始皇帝烧书,却烧不尽民间藏书;如今曹操磨碑,反叫天下人都知汉脉难绝。
丞相,这或许是天赐的良机。
” 诸葛亮轻抚长髯,目光落在桑天琴的“汉脉谱”上。
孔子杏坛讲学的图景里,七十二弟子手中竹简正渗出缕缕金光,与潭心石刻交相辉映。
他忽然转身下令:“备船,去邺城。
把太学里的旧经幡都取来,船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