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生存第一课:光合与充电
关灯
小
中
大
意识从一片混沌中缓缓苏醒,林凡感觉自己像是睡了一个世纪那么久。
雨已经停了,清晨的阳光透过湿漉漉的林间叶隙,斑驳地洒在他的“身体”上。
空气清新湿润,带着雨后泥土的芬芳。
他第一时间“检查”自己的状态。
经过昨夜那场雷雨的“洗礼”,以及那次惊险的“放电自救”,他感觉自己的“身体”似乎有了一丝微妙的变化。
根系对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效率似乎高了一些,茎叶也显得更有韧性,不再是之前那种一吹就倒的孱弱。
最重要的是,他能清晰地感知到体内残留着一丝微弱的电流,如同温顺的小蛇般在他的“经络”(如果植物也有经络的话)中缓缓流淌。
这股电流虽然微弱,却给了他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看来,雷电真的能为我‘充电’,而且还能强化我的‘体质’。
”林凡心中分析着。
他回想起穿越前进行的“植物神经元电信号强化与异变”实验,其核心理论就是通过外部电刺激,激活植物细胞的潜能,促使其产生定向进化。
没想到,这个理论竟然在异世界,以这种方式在自己身上得到了验证。
“那么,除了被动等待雷雨,我还能主动做些什么来获取能量呢?”林凡开始思考。
首先是阳光。
光合作用是植物最基础的能量来源。
他能感觉到,当阳光照射到他的叶片时,一种温暖舒适的能量正在被缓慢吸收、转化。
这种能量虽然不如雷电之力来得霸道迅猛,但胜在稳定持久,是维持他“生命活动”和缓慢生长的基础。
“必须最大化光合作用的效率。
”林凡心想。
他努力地“控制”自己的叶片,试图让它们以最佳角度朝向阳光。
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他从未想过控制一片叶子的朝向会如此复杂,需要调动无数个细微的“肌肉”(植物细胞壁的张力变化)。
但凭借着人类灵魂的强大精神力和对身体的精微感知,他一点点地尝试着。
几个小时过去,林凡惊喜地发现,他已经能够勉强调整一些叶片的角度了!虽然幅度很小,而且极耗“心神”,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随着叶片更充分地接受阳光,他体内的“光合能量”积累速度明显加快了一丝。
除了阳光,水分和土壤中的养分也至关重要。
昨夜的雨水让他吸足了水分,但土壤中的养分却是有限的。
他能感知到自己的根系正在努力地向四周延伸,汲取着微薄的矿物质和有机质。
“如果能找到一块肥沃的土地,或者有富含特殊元素的区域就好了。
”林凡思忖着。
他记得一些特殊的金属元素,比如铜和锌,对于生物电的传导和生成是有益的。
这个世界的土壤成分如何,他暂时还不得而知。
正午时分,阳光最是炽烈。
林凡的叶片尽情舒展,贪婪地吸收着光能。
他体内的那丝雷电之力,在光合能量的滋养下,似乎也活跃了一些。
他尝试着去“引导”这股电流,让它在体内循环,模拟穿越前实验中的脉冲模式。
这个过程同样艰难,甚至比控制叶片更难。
电流的流动比细胞壁的张力变化要迅捷和不可控得多。
好几次,他都感觉电流差点失控,灼伤自己的“经络”。
但他没有放弃,一次次小心翼翼地尝试。
渐渐地,他摸索出了一些门道。
他发现可以将意识集中在某一部分“身体组织”,然后用意念去“推”或者“拉”那股电流。
这很像是用意念控制一根无形的磁针。
“如果把我的身体看作一个生物电池,那么光合作用就是日常的‘慢充’,而雷电则是‘快充’。
我需要找到稳定的‘充电桩’,或者学会更有效地利用‘快充’机会。
” 他回忆起昨夜那道劈中枯树的闪电。
逸散的电流是通过潮湿的地面传导过来的。
“这意味
雨已经停了,清晨的阳光透过湿漉漉的林间叶隙,斑驳地洒在他的“身体”上。
空气清新湿润,带着雨后泥土的芬芳。
他第一时间“检查”自己的状态。
经过昨夜那场雷雨的“洗礼”,以及那次惊险的“放电自救”,他感觉自己的“身体”似乎有了一丝微妙的变化。
根系对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效率似乎高了一些,茎叶也显得更有韧性,不再是之前那种一吹就倒的孱弱。
最重要的是,他能清晰地感知到体内残留着一丝微弱的电流,如同温顺的小蛇般在他的“经络”(如果植物也有经络的话)中缓缓流淌。
这股电流虽然微弱,却给了他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看来,雷电真的能为我‘充电’,而且还能强化我的‘体质’。
”林凡心中分析着。
他回想起穿越前进行的“植物神经元电信号强化与异变”实验,其核心理论就是通过外部电刺激,激活植物细胞的潜能,促使其产生定向进化。
没想到,这个理论竟然在异世界,以这种方式在自己身上得到了验证。
“那么,除了被动等待雷雨,我还能主动做些什么来获取能量呢?”林凡开始思考。
首先是阳光。
光合作用是植物最基础的能量来源。
他能感觉到,当阳光照射到他的叶片时,一种温暖舒适的能量正在被缓慢吸收、转化。
这种能量虽然不如雷电之力来得霸道迅猛,但胜在稳定持久,是维持他“生命活动”和缓慢生长的基础。
“必须最大化光合作用的效率。
”林凡心想。
他努力地“控制”自己的叶片,试图让它们以最佳角度朝向阳光。
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他从未想过控制一片叶子的朝向会如此复杂,需要调动无数个细微的“肌肉”(植物细胞壁的张力变化)。
但凭借着人类灵魂的强大精神力和对身体的精微感知,他一点点地尝试着。
几个小时过去,林凡惊喜地发现,他已经能够勉强调整一些叶片的角度了!虽然幅度很小,而且极耗“心神”,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随着叶片更充分地接受阳光,他体内的“光合能量”积累速度明显加快了一丝。
除了阳光,水分和土壤中的养分也至关重要。
昨夜的雨水让他吸足了水分,但土壤中的养分却是有限的。
他能感知到自己的根系正在努力地向四周延伸,汲取着微薄的矿物质和有机质。
“如果能找到一块肥沃的土地,或者有富含特殊元素的区域就好了。
”林凡思忖着。
他记得一些特殊的金属元素,比如铜和锌,对于生物电的传导和生成是有益的。
这个世界的土壤成分如何,他暂时还不得而知。
正午时分,阳光最是炽烈。
林凡的叶片尽情舒展,贪婪地吸收着光能。
他体内的那丝雷电之力,在光合能量的滋养下,似乎也活跃了一些。
他尝试着去“引导”这股电流,让它在体内循环,模拟穿越前实验中的脉冲模式。
这个过程同样艰难,甚至比控制叶片更难。
电流的流动比细胞壁的张力变化要迅捷和不可控得多。
好几次,他都感觉电流差点失控,灼伤自己的“经络”。
但他没有放弃,一次次小心翼翼地尝试。
渐渐地,他摸索出了一些门道。
他发现可以将意识集中在某一部分“身体组织”,然后用意念去“推”或者“拉”那股电流。
这很像是用意念控制一根无形的磁针。
“如果把我的身体看作一个生物电池,那么光合作用就是日常的‘慢充’,而雷电则是‘快充’。
我需要找到稳定的‘充电桩’,或者学会更有效地利用‘快充’机会。
” 他回忆起昨夜那道劈中枯树的闪电。
逸散的电流是通过潮湿的地面传导过来的。
“这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