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疫鬼记
关灯
小
中
大
在老宅隔壁的李婆子,听见老宅院里有动静,像是有人在咳嗽,又像是在泼水,‘哗啦哗啦’的。
” “李婆子胆子也大,想着是不是有流浪汉进去躲雨了,就扒着门缝往里看。
这一看,差点没把她吓瘫在地上。
”陈先生的声音陡然压低,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颤抖,“她看见老宅那口废弃的水井边,站着一个……东西。
” “什么东西?”好几个人同时问道,声音里带着紧张。
“她说,那东西看着像个人,可又不是人。
身形模模糊糊的,像是被一层水汽裹着,看不真切五官,只能隐约看见一团灰扑扑的影子。
最吓人的是,那东西站在那里,身上不断往下滴着水,不是普通的雨水,是那种浑浊、黏腻,带着一股腥臭味的黄水,滴在地上,地上就冒出一缕缕白气,像是被烫着了一样。
” 陈先生端起茶碗,手却有些发抖,茶水洒了几滴在桌面上。
“李婆子吓得不敢出声,缩在门后。
就见那影子在院子里飘来飘去,每飘到一处,地上就留下一串模糊的湿脚印,那脚印过不了多久,就会生出些暗绿色的霉斑。
后来,那影子停在老宅正屋的窗下,抬起手——说是手,也像是一团模糊的水汽——在窗纸上轻轻一抹。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后呢?”我忍不住问,心提到了嗓子眼。
“然后,就听见屋里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还有人痛苦的呻吟。
”陈先生的声音里充满了恐惧,“李婆子这才反应过来,老宅里什么时候有人了?她连滚带爬地跑回自己家,把门死死顶住,一夜没敢合眼。
” “第二天一早,李婆子悄悄打听,才知道住在老宅斜对门的一户人家,昨天夜里突然全家都病倒了,症状和之前那些人一模一样,高热、说胡话,尤其是那家的男人,嘴里一直喊着‘冷……水里……有东西……’” “这还不是最邪乎的。
”陈先生的目光扫过众人惊恐的脸,“过了两天,有胆大的人结伴去老宅查看,门一推开,那股子腥臭潮湿的味道熏得人直作呕。
院子里果然像李婆子说的那样,地上有暗绿色的霉斑,那口老井边上,水汽氤氲,井口周围的石头上,全是那种黏腻的黄水痕迹。
” “他们壮着胆子进了正屋,一看,差点没吓死。
屋里根本没人,但靠窗的那张破床上,被褥湿漉漉的,像是被水浸透了,上面还有一个人形的压痕,周围的墙皮都被水汽熏得鼓了起来,剥落下来,露出下面发黑的砖块。
最吓人的是,窗纸上那个被‘抹’过的地方,破了一个洞,洞边上的纸都卷了起来,颜色发黄,像是被什么腐蚀性的东西浸过。
” “后来呢?那疫鬼怎么样了?”一个小伙子急切地问。
“后来啊,”陈先生叹了口气,“镇上死的人越来越多,眼看就要撑不住了。
这时候,来了一个云游的老道,自称懂些驱邪的法子。
老道在镇上转了一圈,又去那老宅看了看,回来就跟镇长说,这是招了‘疫鬼’了,是天地间的病气所化,专门在阴湿之地作祟,散播瘟疫。
” “老道说,这疫鬼身形飘忽,属阴湿,喜水,寻常法器难伤其分毫,唯有找到它的‘巢穴’,也就是它凝聚病气的地方,才能有办法。
”陈先生的声音变得有些凝重,“你们猜,那疫鬼的巢穴在哪儿?” 众人面面相觑,没人敢猜。
“就在那老宅的老井里!”陈先生猛地一拍桌子,茶水溅了出来,“老道说,那口井常年不见天日,阴寒潮湿,又死过人,最容易聚敛阴邪病气,成了疫鬼的藏身之地。
” “那老道怎么处理的?” “老道让镇上的人凑钱,买了几担生石灰,又准备了朱砂、符水。
选了个正午阳气最盛的时候,带着几个胆大的青壮,去了老宅。
到了井边,老道先是念了一通咒,然后让人把
” “李婆子胆子也大,想着是不是有流浪汉进去躲雨了,就扒着门缝往里看。
这一看,差点没把她吓瘫在地上。
”陈先生的声音陡然压低,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颤抖,“她看见老宅那口废弃的水井边,站着一个……东西。
” “什么东西?”好几个人同时问道,声音里带着紧张。
“她说,那东西看着像个人,可又不是人。
身形模模糊糊的,像是被一层水汽裹着,看不真切五官,只能隐约看见一团灰扑扑的影子。
最吓人的是,那东西站在那里,身上不断往下滴着水,不是普通的雨水,是那种浑浊、黏腻,带着一股腥臭味的黄水,滴在地上,地上就冒出一缕缕白气,像是被烫着了一样。
” 陈先生端起茶碗,手却有些发抖,茶水洒了几滴在桌面上。
“李婆子吓得不敢出声,缩在门后。
就见那影子在院子里飘来飘去,每飘到一处,地上就留下一串模糊的湿脚印,那脚印过不了多久,就会生出些暗绿色的霉斑。
后来,那影子停在老宅正屋的窗下,抬起手——说是手,也像是一团模糊的水汽——在窗纸上轻轻一抹。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后呢?”我忍不住问,心提到了嗓子眼。
“然后,就听见屋里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还有人痛苦的呻吟。
”陈先生的声音里充满了恐惧,“李婆子这才反应过来,老宅里什么时候有人了?她连滚带爬地跑回自己家,把门死死顶住,一夜没敢合眼。
” “第二天一早,李婆子悄悄打听,才知道住在老宅斜对门的一户人家,昨天夜里突然全家都病倒了,症状和之前那些人一模一样,高热、说胡话,尤其是那家的男人,嘴里一直喊着‘冷……水里……有东西……’” “这还不是最邪乎的。
”陈先生的目光扫过众人惊恐的脸,“过了两天,有胆大的人结伴去老宅查看,门一推开,那股子腥臭潮湿的味道熏得人直作呕。
院子里果然像李婆子说的那样,地上有暗绿色的霉斑,那口老井边上,水汽氤氲,井口周围的石头上,全是那种黏腻的黄水痕迹。
” “他们壮着胆子进了正屋,一看,差点没吓死。
屋里根本没人,但靠窗的那张破床上,被褥湿漉漉的,像是被水浸透了,上面还有一个人形的压痕,周围的墙皮都被水汽熏得鼓了起来,剥落下来,露出下面发黑的砖块。
最吓人的是,窗纸上那个被‘抹’过的地方,破了一个洞,洞边上的纸都卷了起来,颜色发黄,像是被什么腐蚀性的东西浸过。
” “后来呢?那疫鬼怎么样了?”一个小伙子急切地问。
“后来啊,”陈先生叹了口气,“镇上死的人越来越多,眼看就要撑不住了。
这时候,来了一个云游的老道,自称懂些驱邪的法子。
老道在镇上转了一圈,又去那老宅看了看,回来就跟镇长说,这是招了‘疫鬼’了,是天地间的病气所化,专门在阴湿之地作祟,散播瘟疫。
” “老道说,这疫鬼身形飘忽,属阴湿,喜水,寻常法器难伤其分毫,唯有找到它的‘巢穴’,也就是它凝聚病气的地方,才能有办法。
”陈先生的声音变得有些凝重,“你们猜,那疫鬼的巢穴在哪儿?” 众人面面相觑,没人敢猜。
“就在那老宅的老井里!”陈先生猛地一拍桌子,茶水溅了出来,“老道说,那口井常年不见天日,阴寒潮湿,又死过人,最容易聚敛阴邪病气,成了疫鬼的藏身之地。
” “那老道怎么处理的?” “老道让镇上的人凑钱,买了几担生石灰,又准备了朱砂、符水。
选了个正午阳气最盛的时候,带着几个胆大的青壮,去了老宅。
到了井边,老道先是念了一通咒,然后让人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