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奇变偶不变?

关灯
“贾瑛,”承天帝缓缓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林如海奏折之中,对你推崇备至。

    言你献晒盐之法、创记账新规、定盐票之策、行分权之制,更于危难之际救其性命,肃清扬州盐蠹,功莫大焉。

    朕观其所述,条理清晰,成效斐然,实乃经世济民之良策。

    朕心甚慰。

    ” “陛下谬赞。

    ”贾瑛躬身道,“盐政积弊,民不聊生。

    草民不过因势利导,略尽绵薄。

    新法能成,全赖林大人信任支持,朝廷威仪震慑,以及扬州上下官民同心戮力。

    草民不敢居功。

    ” 回答得体,不骄不躁。

    承天帝眼中欣赏之色更浓。

    他话锋一转,开始详细询问晒盐法的具体操作细节、盐票法的推行难点、以及处置沈万金、钱守拙等巨案时的考量。

    贾瑛早有准备,对答如流,条理清晰,数据详实,言语间既展现了对新法的深刻理解,又透着对底层民生的关切。

    他口才便给,偶尔引经据典,恰到好处,听得几位重臣也不由得暗暗点头。

     殿内的气氛渐渐从肃穆转向一种微妙的、带着探究意味的融洽。

     承天帝似乎对贾瑛的回答极为满意,他身体微微前倾,似乎想更清楚地看看这个有趣的少年。

    珠帘晃动,光线在他脸上明灭不定。

     “贾瑛,”承天帝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近乎闲聊般的随意,仿佛刚才那些严肃的国事讨论只是铺垫,他真正的兴趣点在于眼前这个人本身,“朕观你年纪虽轻,然谈吐见识,行事手段,皆迥异常人。

    林卿言你出身商贾,然朕观你气度,绝非商贾所能涵养。

    你…究竟师承何人?或者…曾有何等奇遇?” 这个问题有些出乎意料,也在情理之中。

    贾瑛心念电转,正准备搬出早已准备好的“家传杂学、行走江湖、偶得高人指点”之类的托辞。

     然而,就在他张口欲言的瞬间,丹陛之上,那位年轻的皇帝,看着贾瑛那因为思考而微微蹙起的、带着某种熟悉神韵的眉头,一个无比荒谬却又无比强烈的念头,如同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