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系统异变·林砚的黄金觉醒!

关灯
他疯了吧?”“氯化铁催化效率哪有二氧化锰高?”“方老师肯定要骂他。

    ” 方晴的眉毛挑起来,指尖敲了敲计时器:“给你三分钟。

    ” 林砚没说话。

     他量取5ml氯化铁溶液时,系统在脑海里展开思维沙盘——淡金色的光雾中,过氧化氢分子的结构模型正在分解,氯离子像把小锤子,精准敲断O-O键。

     他手腕微抖,溶液滴入锥形瓶的瞬间,气泡“轰”地涌上来,比用二氧化锰时更密集,却没乱成一团。

     “计时。

    ”方晴的声音冷静得像冰块。

     林砚盯着量筒里的水位。

     第一秒,20ml;第二秒,50ml;第三秒,80ml——比课本上的标准数据快了0.3秒。

     他瞳孔微微泛蓝,过目不忘的能力自动调取上周物理课的加速度实验数据,F=ma的公式突然在脑海里炸开,和化学反应速率公式重叠在一起。

     “如果……把反应活化能的变化量代入加速度模型?”他低声自语,伸手去够浓硫酸试剂瓶。

     “你要干什么?”方晴快步走过来,白大褂下摆带翻了他的草稿纸,“浓硫酸是强氧化剂,你想让锥形瓶炸了?” “不是加浓硫酸。

    ”林砚把试剂瓶转了个方向,倒出两滴稀硫酸,“调节溶液pH值。

    ”他抬头时额角渗着细汗,“氯化铁在酸性环境中催化活性更高,而反应生成的水会稀释溶液,用稀硫酸维持pH,能让反应速率更稳定。

    ” 方晴的手指悬在他手腕上方半寸,没落下。

     她盯着锥形瓶里翻涌的气泡,喉结动了动:“继续。

    ” 第二滴稀硫酸滴入的瞬间,气泡的节奏突然变了。

     林砚盯着量筒,水位在第十秒精准停在200ml刻度线——和他昨夜用物理模型推导的理论值分毫不差。

     教室里安静得能听见通风扇的嗡鸣,直到方晴的计时器“叮”地响了一声,才有人小声说:“误差……误差不到0.1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过来。

    ”方晴扯了扯他的校服袖子,把他拽到数据记录表前。

     钢笔尖在“实际反应时间”栏顿了顿,写下“9.98秒”,又划掉课本标准值“10.7秒”,在旁边重重打了个感叹号。

     “你这个思路……”她摘下眼镜擦了擦,“不是课本上的。

    ” 林砚看着她发红的眼尾——方老师总说自己带过二十届学生,可此刻她眼里的光,像极了姜棠第一次学会煎蛋时的模样。

     “我自己试出来的。

    ”他说,声音轻得像实验室里飘着的碎纸片。

     下课铃响的时候,李婉秋站在门口招手。

     班主任的卷发被风掀起几缕,手里攥着保温杯,杯身还冒着热气。

     “林砚,来办公室。

    ”她的目光扫过他桌上的试管,又迅速移开,“我煮了红枣枸杞茶,你最近脸色太难看。

    ” 办公室里飘着茉莉花香。

     李婉秋关上门,把保温杯推到他面前,杯壁烫得他手指一缩。

     “上周五夜自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