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风云突变,圣意与人心的纠葛

关灯
汴梁城的皇宫内,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宋徽宗赵佶的书房中,将满室的奇珍异宝照得熠熠生辉。

    宋徽宗身着一袭明黄色的常服,端坐在宽大的书桌前,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佩,脸上洋溢着难得的愉悦神情。

     他的眼前仿佛已经浮现出赵翊班师回朝时那盛大而庄重的场景:赵恒率领着文武百官,以最隆重的礼节迎接赵翊;百姓们夹道欢呼,热闹非凡。

    而他自己,则能够借此机会,率领众人前往太庙,将大宋如今取得的赫赫功绩,虔诚地告知列祖列宗。

    在他的设想里,这不仅是对先辈的告慰,更是向天下彰显大宋国威的绝佳时机。

     “赵翊啊,你可是我大宋的麒麟子,若能恢复你的身份,让你入祖归宗,日后辅佐赵恒,我百年之后,也能安心地去见,列祖列宗了。

    ”宋徽宗轻声呢喃着,眼中满是期待与憧憬。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宋在赵翊和赵恒的共同努力下,国势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就在宋徽宗沉浸在这美好的想象之中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书房的宁静。

    只见李公公神色慌张地匆匆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忐忑。

    他走到宋徽宗面前,“扑通”一声跪下,声音颤抖地说道:“陛下,大事不好了!” 宋徽宗原本轻松愉悦的神情瞬间一紧,手中的玉佩险些滑落。

     他皱起眉头,不悦地问道:“慌什么?到底发生了何事?” 李公公深吸一口气,稳定了一下情绪,这才将皇太子赵恒在迎接赵翊时的种种无礼行为,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从最初对赵翊的无理责骂,到最后面对将士们的不满,竟说出“造反”这样的话,导致迎接仪式以一场闹剧收场。

     宋徽宗越听脸色越阴沉,原本白皙的面庞此刻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

    当李公公说完,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怒声喝道:“这个逆子!他怎敢如此行事!”说着,顺手将桌上一个精美的玉杯砸了下去。

    只听“哐当”一声脆响,玉杯在地上摔得粉碎。

     李公公吓得浑身一颤,心中暗自庆幸:“还好我站得不是很近,否则倒霉的就是我了。

    ”可还没等他缓过神来,又听到宋徽宗大声道:“传旨!这个逆子的作为太让我失望了,禁足三个月,没我的旨意,任何人不能探视!” 宋徽宗在书房中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