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商议军改

关灯
汴京的城门在晨雾中缓缓打开,送行的鼓乐声隐隐传来。

     赵翊身披玄色蟒纹披风,身姿挺拔却难掩眼中的不舍,目送着父皇徽宗与母后的车驾渐行渐远。

     马蹄扬起的尘土渐渐消散,他的心却已飘向了更为沉重的议题——改革。

    身为监国太子,大宋未来的重担已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肩头。

     “变革势在必行,可如何才能做到既减少阻力,又能让改革迅速推进?”赵翊眉头紧锁,在东宫的书房内踱步沉思。

     范仲淹的庆历新政,王安石的熙宁变法,这些前辈的改革最终都折戟沉沙,王安石变法甚至落得个劳民伤财的骂名,他怎能重蹈覆辙? 他想起穿越前知晓的那句“枪杆子出政权”,心中豁然开朗,或许,军队就是改革的破局点。

     大宋军队,早已是积弊丛生。

    军备松弛,士兵训练敷衍了事,操场上的喊杀声有气无力。

    冗兵冗将现象严重,大量吃空饷的人员充斥其间,真正能战之士却寥寥无几。

     再不改革,别说抵御虎视眈眈的金兵,恐怕连境内的盗匪都难以招架。

    赵翊心中暗忖,如今自己身兼全国兵马大元帅与监国太子两职,手中握有调兵遣将之权,正是推动军队变革的绝佳时机。

     而且,改革军饷发放制度,由国库直发军饷,想必文官集团也会支持,这既能减少改革阻力,又能赢得广大将士的拥护。

     拿定主意后,赵翊即刻命人传召宗泽、种师道、李纲和赵颢。

     不多时,四人鱼贯而入,在书房中依次落座。

     宗泽,这位两鬓斑白却精神矍铄的老将,身着一袭黑色劲装,身姿笔挺,眼神中透着久经沙场的坚毅。

     种师道则是面色沉稳,一袭灰色长袍更显其儒将风范,只是眉头间微微的皱纹,泄露了他对军队现状的忧虑。

     李纲一袭青色官服,面容清瘦,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思索。

     赵颢则是一身华丽锦袍,神色恭敬,静静地等待着太子开口。

     赵翊站起身来,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神色凝重地说道:“诸位,我与父皇商讨后,深感大宋军队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改革迫在眉睫。

    ” 宗泽闻言,“噌”地一下站起身,双手抱拳,朗声道:“太子殿下所言极是!冗兵冗将乃是大宋多年来的沉疴宿疾。

    这些年,朝廷对这一弊端视若无睹,还生怕触动了引发兵乱,只能任由其发展。

     军饷和粮草也常常供应不足,前线将士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军心如何能稳?”说到此处,宗泽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痛苦的回忆,他的手不自觉地握紧,微微颤抖着:“太子殿下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