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关灯
苏临接到苏玉之后,在车里,因为发了奖金,喋喋不休地跟苏玉说了不少话。

     苏玉觉得她爸有点“男人至死是少年”那德行,所以不是很喜欢跟他聊天。

     苏临心情不错地跟她说有换车的打算:“SUV,怎么样?” 苏玉在副驾驶,翻着历史讲义在背,淡淡说:“换呗。

    ” 不过这个想法最终在饭桌上被陈澜驳回了:“你知道SUV多难养,多烧油钱吗?你可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就我们行里那个老刘,他之前买那车……” 苏玉默默地走进房间。

     关上了门,世界终于清净了。

     按照宋子悬的建议,苏玉重新制定了一下她的学习计划,也把休息的时间安排起来,虽然每天七点半才上早读,但是苏玉的计划里,最晚六点也得起床。

     苏玉不算有学习天赋的人,但她有个优势,觉少。

     下学期的小高考至关重要。

     早读前的时间被她用来背诵那几门课的知识点。

     她用红笔在日程本的封面写了四个A,史政地生四门学科的成绩如果达标,可以换来高考宝贵的一分,这是她不容出错的目标。

     学校仍然很鲜活热闹,苏玉却常常觉得这里像空谷。

     除了学习,她不知道能做什么。

     唯一可以作伴的同桌不在,苏玉仿佛失去了被拴留在这个群体里的绳索,变成一颗被放逐到宇宙的边缘的小小星球。

     她想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却找不到传导的介质。

     苏玉真的去找过哥哥。

     在文科班的教室门口,能感到他们的气氛很好。

     原来陈迹舟真的拥有佳丽三千。

     语文老师在课间放名著改编的影视剧,班里的同学在打闹,他坐在人群中间,撑着下巴不知道说了句什么,逗得一圈女孩子都在笑。

     陈迹舟很开朗,他身上有着很重的江湖侠义,秉持着一种“来者都是客”的热闹,脸上挂着八面玲珑的笑,大大小小的朋友遍布校园的每个班级,不管男生女生都能唠上两句。

     不知道和女生开了什么暧昧而又无伤大雅的小玩笑,被对方红着耳朵一作业本扇在手臂上。

     陈迹舟笑笑,飞快地闪了过去。

     他歪过身子的时候,恰好瞟到了外面,看到了苏玉,于是立刻起身过来。

     陈迹舟没出教室,把窗子一推开,刮她鼻尖:“垂头丧气的,不开心?” 苏玉摇头:“没有不开心。

    ” “有人欺负你跟我说,”陈迹舟手撑着窗台,眼里带一点顽劣,“哥给他一脚踹飞。

    ” 舅妈说过,他六年级就跆拳道黑带了,飞起来踢板子不是吹牛的。

     “为你争个一中扛把子,怎么样?” 苏玉吓坏了,忙说:“不好,你乖一点。

    ” 陈迹舟笑弯了眼。

     苏玉低眸,捏捏外套上的啾啾,喃喃说:“我好想转到你们班啊,还能看电视剧,我在班里好无聊。

    ” “来啊,”陈迹舟回头看看那群女孩子,用手圈了个望远镜,东张西望了一番,“还有个长公主的位置给你坐。

    ” 苏玉这回是真笑了。

     后来她了解到,这种因为变动而失落的感觉被叫做适应性障碍。

     在她接触到这个专业名词之前,痛苦可以具体表现为:她不断地祈祷周四的体育课下雨,这样就不用担心没有人和她玩而落单了。

     那天中午,等人走光了,空下来的教室里,苏玉拿出新买的两张卡贴,给自己的饭卡贴上。

     一张是热门的韩国偶像照片。

     一张是《夏目友人帐》里的男主角,夏目的肩膀上背着猫咪老师。

    卡面上印了一句话:[只要有想见的人,就不是孤单一人。

    ] 新买的日记本也在手边。

     本子的封面上画了一头鲸鱼,是当年小有名气的Alice。

    那只52赫兹的鲸鱼,因为频率不同,所以找不到同类。

    它静静地待在封面上,像在投射她某种无以名状的心情。

     有些话不可以讲给父母听。

     如果她和妈妈说,一定会得到指责:你是来学习的,不是来交朋友的! 如果她和爸爸说,一定会听到他屡试不爽的口头禅:你妈说的对。

     苏玉打开本子,在第一页工整地写道: 「没有关系,难过和痛苦是变成大人的必经。

     只要想着,我还有更大的世界要去看,还有很多的书要读,还有很多的路要走,这一点点孤单,没有什么不能忍受的。

     就算没有人陪伴,我还有自己的影子。

     高中很快,很快就会过去。

    」 百无聊赖的中午,教室只剩她一个人,老旧的风扇在轻缓地摇晃,她在轻缓地落笔。

    少女额前柔软的发随风卷在笔端,又轻柔地绕开。

     下课五分钟左右,苏玉听到有人回到教室的声音。

     江萌是回来找饭卡的。

     门口的赵苑婷探头进来问:“找到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