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子嗣

关灯
,也就是当今的楚太后接走。

     孙太妃叹了一口气,想了想道:“我知道陛下所忧为何,可眼下,没什么比韫儿的病重要,世上无不透风的墙,大皇子如今已过三岁,便是陛下瞒的紧,想必也早就走漏了风声,陛下肯等他开口,那文武百官肯等吗?” 萧聿道:“太妃说的,朕又何尝不知。

    ” “我瞧那秦美人行事还算规矩,试试也未尝不可。

    虽说不过一两日的功夫,也瞧不出什么来,但她的眼神,倒是格外干净透亮。

    ”孙太妃用帕子捂住嘴,略重地咳了两声,“我这身子骨,也不知能撑到几时,大皇子不可能永远留在寿安宫,总得有人照顾他,倘若那秦美人是个好孩子,那这是她的福气,也是这宫里的福气。

    ” 萧聿默了半晌,道:“太妃保重身子,等过两日,朕便叫长宁回宫来看您。

    ” 孙太妃摆了摆手道:“她被我养的太过任性,陛下不必管她,她愿意在骊山呆着,那便让她骊山呆着吧。

    ” —— 翌日一早,还没等薛妃派人去谨兰苑请人,秦婈便已候在咸福宫门外了。

     咸福宫的小太监手持扫帚,呵欠打了一半,便是一愣。

     立马躬身道:“美人稍等,奴才这就去通报。

    ” 清月一边给薛妃揉肩,一边感叹,“秦美人行事真是叫人挑不出错处,规矩当真是好。

    ” “行事滴水不露,只怕不是规矩多,而是心思多。

    ”薛妃揉了揉太阳穴道:“罢了,你先让她进来。

    ” 清月道:“奴婢这就去。

    ” 秦婈头戴金蝉玉叶簪,上着月白色织金纱通肩柿蒂形翔凤短衫,下袭桃色妆花纱蟒裙,施施然走进了咸福宫。

     秦婈圭端臬正地朝薛妃福礼,“臣妾见过薛妃娘娘。

    ” 薛妃弯弯眼,笑的比昨日还热情,“妹妹今儿来的可真够早的。

    ” 秦婈躬身道:“臣妾心里惦记替娘娘抄佛经。

    不敢来迟。

    ” “快坐,快坐。

    ”薛妃随意道:“可用过早膳了?” 秦婈道:“多谢娘娘关心,臣妾用过了。

    ” 薛妃抬手抚了一下耳珰,感叹道:“这刚进宫的时候,总想着礼不可废,可时间久了你就懂了,这深宫冷清,有个能说话的人不容易,所以啊,你也不必这样拘谨,咱们就似寻常姐妹那般说话就行。

    你在谨兰苑若是有什么需要帮衬的地方,尽管同我说。

    ” 秦婈笑道:“臣妾多谢娘娘。

    ” 同薛妃寒暄须臾,秦婈便坐回桌案前开始抄写经文。

     秦婈清楚,这后宫里可没有无缘无故的好,薛妃今日待她这般热情,多半与昨日太妃请她去寿安宫有关。

     殿内炉香四溢,薛妃一边揉着手腕,一边开了口:“对了,昨日太妃找你,是有什么要事?” 秦婈手腕一顿,停下笔,立马起身,恭敬道:“此事臣妾实在没法子回答,还望娘娘恕罪。

    ” 薛妃故作惊讶道:“怎么了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