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同榻异梦

关灯
春刀的大人。

     陆则看见盛公公,大步流星地走过去,连忙道:“公公,快通报一声,我有事要奏。

    ” 盛公公挺直了腰板,面带微笑,道:“陆指挥使,今天您还是回吧。

    ” 陆则那双三分风流的眉眼,染上一抹无奈,道:“公公快别闹了,我是为武举的事而来,正事、正事。

    ” 盛公公用手臂拦住了他的去路,“陆指挥使今日便是有天大的事都不行。

    ” 陆则看着满面红光的盛公公道:“瞧公公今儿气色这么好,今儿到底是何意啊?” 盛公公笑着抽了抽嘴角,低声与陆则道:“陆指挥使今夜是注定要失宠了,您要是进养心殿,那就得独守空房。

    ” 陆则单眉微挑,道:“陛下想开了?” 盛公公双眉一起挑,道:“这是自然。

    ” 陆则立马收了手中的武举名册,叹口气道,“那成,那微臣就退下了。

    ” 盛公公道:“陆指挥使好走。

    ” 盛公公望着陆则那灰溜溜的背影保持微笑。

     三年了,终于把你给等走了。

     —— 自打长歌、灵鹊到了谨兰苑,竹兰、竹心就无法近身伺候了。

     竹兰和竹心心里头明白,她们秦美人没宠,论身份地位,是半点不能与咸福宫抗衡。

     她们若是不识相,到最后为难起来的,还是秦美人。

     虽说长歌和灵鹊就是咸福宫薛妃的眼睛,但她们伺候秦美人却是非常用心,与竹兰竹心并无不同。

     看着厌烦,却也说不出来甚。

     这滋味,就好比是一个巴掌,一个甜枣。

     更漏滴答作响,明月悬空。

     秦婈对着铜镜,单手卸了耳珰,今日也说不清为何,心就是莫名发慌。

     未几,谨兰苑内室的门被“吱呀”一声推开。

     长歌抿着唇,呼吸了三下也没说出话来。

     秦婈撩起眼皮看她,微微一笑,静等着看这又是哪一出。

     谁料长歌竟恭恭敬敬道:“奴婢给美人重新收拾一下,待会儿陛下过来。

    ” 这下轮到秦婈说不出话了,她的嘴角立马放平,蹙着眉道:“什么?你再说一次?” 长歌以为秦美人这是在敲打她,只能重新重复一次,语气也跟着放了缓,“奴婢……奴婢给美人重新收拾一下,待会儿陛下过来。

    ” 秦婈整颗心都跟着僵住。

     长歌和灵鹊心里再也不愿秦美人承宠,也不敢在这事上使手段。

     连忙凑过去,一人给秦婈更衣,一人给秦婈梳妆。

     而坐在象牙圆凳上的秦婈,心却乱成了一团。

     他来做什么? 这次的架势显然和上回不同,难不成……他真要幸她? 虽说此番入宫,这些事她早就想通了。

     毕竟,那人在这事上待她,除了偶尔闹的厉害,就……还算特贴,可正妻和妾,终有不同。

     四月可是说了,这男人经历的女子一旦多了,立马就不同了。

     她是有了韫儿之后,他才纳的三妃。

     偶尔来坤宁宫,他俩也不过是同榻异梦。

     不对不对,全乱了,全乱了。

     他那人做事一向有目的,且他的目的,又一向无关风月。

     绝无可能是一时兴起。

     就像他当初娶自己是为了苏家的权、苏家的兵一样。

     他今夜来谨兰苑,究竟是为何? 秦婈手握犀角八宝梳子,攥的牢牢的。

     他若是幸了自己,一旦有孕,他绝无可能再把萧韫给她。

     他到底是…… 正思忖着,就听外面小太监齐声道:“陛下圣安。

    ” 人来了。

     秦婈连忙走出去道,福礼,道:“臣妾给陛下请安。

    ” 萧聿道:“免礼。

    ” 说罢,他身后手捧提炉、灯笼的一列人迅速躬身退下。

     盛公公守门,长歌和灵鹊自然也得退下。

     内室很快只剩他们二人。

     殿内寂静无声,就连微弱的呼吸声仿佛都听得见。

     秦婈行至他身畔,深呼一口气,然后柔声道:“臣妾替陛下更衣。

    ” 这句话,她对他,不知说了多少次。

     但又好似,都不太一样。

     “那……我给殿下更衣。

    ” “萧聿,你自己弄。

    ” “妾身给三郎更衣。

    ” “臣妾给陛下更衣。

    ” 秦婈朝他伸手,指腹刚要触及玉带,一道低沉的嗓音在她额上响起,“朕自己来。

    ” 他把玉带搁到酸枝木嵌石面圆桌上,褪去玄色的龙纹锦袍,坐到榻上。

     烛火摇曳不熄,秦婈垂眸站在他身侧。

     并没看见男人膝上泛着青筋的手。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沉着嗓音对她道:“歇了吧。

    ” 秦婈道:“是。

    ” 在这后宫里能否立得住脚,知趣识趣远比自作聪明重要。

     放下层层幔帐后,她在他身侧躺下。

     那狂跳不止的心,也逐渐归于平静。

     阖眼前,秦婈忍不住朝他看了一眼。

     萧三郎,重来一世,我与你,就再做一次君臣吧。

     晓月坠,宿云披,银烛锦屏帏。

     镇国公府、晋王府,坤宁宫,往日之种种,仿佛都在光与影中流逝、又再次翻转。

     他们一同入梦。

     永昌三十六年,春。

     那一年,她十七岁,待字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