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验尸房的现代交锋
关灯
小
中
大
闻了闻死者指尖:“乌头主产蜀地,张屠户妻乃本地农妇,如何能弄到这种毒药?”
林姝玥心中一动,原主记忆里,上个月确实有个蜀地商队来过长安,领头的人腰间挂着青铜铃铛,声音清脆如鸟鸣。
“或许该查查,最近有谁买过乌头。
”她轻声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银哨。
谢砚舟的目光落在她手上,忽然开口:“李忠,带王师傅去查药铺记录。
” 等老仵作们离开,他忽然逼近她,沉水香混着尸臭扑面而来:“你刚才用的‘擦毒法’,是谁教的?” 林姝玥心脏狂跳,面上却佯装镇定:“父亲临终前,曾在梦里教过民女。
”她顿了顿,故意提及关键线索,“他还说,若遇到带青铜铃铛的人,要躲得远远的。
” 谢砚舟瞳孔骤缩,退后半步。
林姝玥这才注意到,他左襟第二颗盘扣上有道极细的划痕,形状竟与柴房墙上的凿痕吻合。
难道昨夜的黑影,真的与他有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去把那只老鼠拿来。
”谢砚舟突然转身,指向墙角的木笼。
林姝玥一愣,只见李忠捧来个竹筐,里面装着只刚解剖的死老鼠,胃袋鼓鼓囊囊。
“假设这是具尸体,你能推断它何时进食?”谢砚舟的声音像在考较学生。
林姝玥忍住笑,现代法医常用“胃内容物消化程度”判断死亡时间,没想到古代也有类似的考核。
“看胃袋膨胀程度,食物尚未进入肠道,应是进食后两刻钟内死亡。
”她用柳叶刀轻轻划开鼠腹,取出胃袋放在细布上,“且食物颗粒完整,可见是囫囵吞下,死前应有剧烈运动。
” 谢砚舟挑眉,从袖中取出一张纸:“这是它的‘供词’:卯时初被喂了粟米饼,卯时二刻被猫追逃,卯时三刻暴毙。
”他盯着她的眼睛,“你如何知道它死前在逃?” 林姝玥心中暗叫不妙,表面却依旧镇定:“胃壁有轻微撕裂,乃剧烈运动所致。
大人若不信,可解剖活鼠观察——”她忽然意识到失言,连忙住嘴。
古代哪有“活体解剖”的说法? 谢砚舟却露出今夜第一个微笑,虽然只有嘴角微微上扬:“不必了。
你确实有两下子。
” 他转身时,披风扫过验尸台,露出台下暗格——里面竟放着半卷《欧希范五脏图》,与现代人体解剖图有几分相似。
林姝玥心中巨震。
原主父亲曾说过,大理寺藏着“禁书”,没想到竟是北宋时期的解剖图谱?谢砚舟究竟是什么人,为何会有这种超前的验尸资料? 回忆插叙:七年前,九岁的林姝玥在父亲的《洗冤集录》里发现夹着的纸片,上面用朱砂画着人体经络图,却在心脏位置标着“此窍通脑,主司记忆”——这与现代医学“心脏主血液循环”相悖,却与《欧希范五脏图》的观点不谋而合。
“姝玥,有些秘密,要等你长大才能懂。
”父亲摸着她的头,眼中闪过复杂神色,“但记住,验尸的最高境界,不是看皮肉,而是看人心。
” 此刻,林姝玥望着谢砚舟的背影,忽然明白父亲为何将银哨留给她——这个大理寺卿,恐怕比她想象的更不简单。
巳时正,王仵作气喘吁吁地跑回验尸房:“大人!城西药铺的孙掌柜说,三日前有个戴斗笠的人买过乌头,那人说话带蜀地口音,腰间挂着...铜铃铛。
” 林姝玥与谢砚舟对视一眼,各自从对方眼中看到震惊。
青铜铃铛、蜀地商人、慢性中毒,所有线索都指向那个神秘的古董商团体。
难道父亲的死,真的与十年前的青铜器案有关? “备马,去聚珍斋。
”谢砚舟沉声道,忽然转身看向林姝玥,“你也来。
” 马车穿过长安街时,林姝玥掀起车帘一角。
阳光落在谢砚舟侧脸上,将他的泪痣照得分明。
她注意到他握剑的手势——拇指按在剑柄第三道纹路处,那是快速拔剑的标准姿势。
“害怕?”他忽
“或许该查查,最近有谁买过乌头。
”她轻声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银哨。
谢砚舟的目光落在她手上,忽然开口:“李忠,带王师傅去查药铺记录。
” 等老仵作们离开,他忽然逼近她,沉水香混着尸臭扑面而来:“你刚才用的‘擦毒法’,是谁教的?” 林姝玥心脏狂跳,面上却佯装镇定:“父亲临终前,曾在梦里教过民女。
”她顿了顿,故意提及关键线索,“他还说,若遇到带青铜铃铛的人,要躲得远远的。
” 谢砚舟瞳孔骤缩,退后半步。
林姝玥这才注意到,他左襟第二颗盘扣上有道极细的划痕,形状竟与柴房墙上的凿痕吻合。
难道昨夜的黑影,真的与他有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去把那只老鼠拿来。
”谢砚舟突然转身,指向墙角的木笼。
林姝玥一愣,只见李忠捧来个竹筐,里面装着只刚解剖的死老鼠,胃袋鼓鼓囊囊。
“假设这是具尸体,你能推断它何时进食?”谢砚舟的声音像在考较学生。
林姝玥忍住笑,现代法医常用“胃内容物消化程度”判断死亡时间,没想到古代也有类似的考核。
“看胃袋膨胀程度,食物尚未进入肠道,应是进食后两刻钟内死亡。
”她用柳叶刀轻轻划开鼠腹,取出胃袋放在细布上,“且食物颗粒完整,可见是囫囵吞下,死前应有剧烈运动。
” 谢砚舟挑眉,从袖中取出一张纸:“这是它的‘供词’:卯时初被喂了粟米饼,卯时二刻被猫追逃,卯时三刻暴毙。
”他盯着她的眼睛,“你如何知道它死前在逃?” 林姝玥心中暗叫不妙,表面却依旧镇定:“胃壁有轻微撕裂,乃剧烈运动所致。
大人若不信,可解剖活鼠观察——”她忽然意识到失言,连忙住嘴。
古代哪有“活体解剖”的说法? 谢砚舟却露出今夜第一个微笑,虽然只有嘴角微微上扬:“不必了。
你确实有两下子。
” 他转身时,披风扫过验尸台,露出台下暗格——里面竟放着半卷《欧希范五脏图》,与现代人体解剖图有几分相似。
林姝玥心中巨震。
原主父亲曾说过,大理寺藏着“禁书”,没想到竟是北宋时期的解剖图谱?谢砚舟究竟是什么人,为何会有这种超前的验尸资料? 回忆插叙:七年前,九岁的林姝玥在父亲的《洗冤集录》里发现夹着的纸片,上面用朱砂画着人体经络图,却在心脏位置标着“此窍通脑,主司记忆”——这与现代医学“心脏主血液循环”相悖,却与《欧希范五脏图》的观点不谋而合。
“姝玥,有些秘密,要等你长大才能懂。
”父亲摸着她的头,眼中闪过复杂神色,“但记住,验尸的最高境界,不是看皮肉,而是看人心。
” 此刻,林姝玥望着谢砚舟的背影,忽然明白父亲为何将银哨留给她——这个大理寺卿,恐怕比她想象的更不简单。
巳时正,王仵作气喘吁吁地跑回验尸房:“大人!城西药铺的孙掌柜说,三日前有个戴斗笠的人买过乌头,那人说话带蜀地口音,腰间挂着...铜铃铛。
” 林姝玥与谢砚舟对视一眼,各自从对方眼中看到震惊。
青铜铃铛、蜀地商人、慢性中毒,所有线索都指向那个神秘的古董商团体。
难道父亲的死,真的与十年前的青铜器案有关? “备马,去聚珍斋。
”谢砚舟沉声道,忽然转身看向林姝玥,“你也来。
” 马车穿过长安街时,林姝玥掀起车帘一角。
阳光落在谢砚舟侧脸上,将他的泪痣照得分明。
她注意到他握剑的手势——拇指按在剑柄第三道纹路处,那是快速拔剑的标准姿势。
“害怕?”他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