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市井连环毒
关灯
小
中
大
武德九年三月初九,长安晨雾未散,西市的早市已热闹起来。
林姝玥抱着验尸箱穿过人群,糖油饼的香气混着牲畜粪便味扑面而来。
她在米市街口停步,看着衙役用草席盖住的尸体,眉头微蹙——这已是三日内第三起暴毙案。
尸体足部露出的鞋尖绣着麦穗纹,与前两具尸体的鞋饰一模一样,像是某种隐秘的标记。
“死者是米商刘三,”谢砚舟蹲在尸体旁,用竹筷拨开死者紧咬的牙关,“唇色青黑,指尖发绀,典型中毒症状。
” 他抬头望向林姝玥,晨光在他眼底映出细碎的金芒,“与前两起案子一样,都是在早市开市时毒发。
不同的是,他右手拇指内侧有墨水渍,像是临死前写过什么。
” 林姝玥戴上细纱手套,用银针刺入死者咽喉,针尖瞬间变黑:“乌头碱,但这次混了巴豆粉,毒发更快。
”她翻开死者左手,掌心有枚被捏碎的茴香籽,指缝间还卡着半粒芝麻大小的蜡丸。
“胃内容物应有羊肉汤,茴香是去腥之物,但这蜡丸……”她用镊子夹起蜡丸,对着天光细看,“中空结构,像是藏过粉末。
” 谢砚舟点头,指向街角的羊肉汤摊:“刘三每日卯时必喝一碗羊杂汤,摊主孙大昨日刚从外地进货。
”他起身时袍角扫过死者腰间的钱袋,铜钱洒落一地,其中一枚铜钱边缘刻着“永通”二字——这是城西永通钱庄的标记,却在铜钱背面发现极小的枫叶形凹痕,与孙大耳后的疤痕形状吻合。
羊肉汤摊前,孙大正慌张地擦拭灶台,见官差走近,手中的汤勺“当啷”掉进锅里。
林姝玥用骨尺挑起汤锅里的浮沫,嗅了嗅:“汤里有当归、枸杞,还有……”她忽然皱眉,“曼陀罗花碎,以及微量麝香。
麝香能加速迷药起效,凶手算准了刘三会在喝汤后片刻昏迷。
” “曼陀罗能致人昏迷,”谢砚舟盯着孙大袖口的油渍,“你在汤里下迷药,趁刘三昏迷时灌下毒酒,对吗?”他忽然抽出佩剑,剑鞘敲击灶台边缘,发出中空的闷响,“灶台暗格藏着什么?” 孙大扑通跪地,额头磕在青石板上,冷汗浸透了衣领:“大人明鉴!小的也是被逼的!五年前商团解散时,小的拿了不该拿的东西,现在有人用当年的事威胁我……” 他颤抖着打开灶台暗格,里面掉出个油纸包,露出半块染血的锦帕,帕角绣着麦穗纹——与死者鞋尖的刺绣一模一样。
林姝玥注意到他耳后有块烙铁烫伤的疤痕,形状像朵残花。
她忽然想起前两起死者——绸布庄老板赵四耳后有刀伤,肉铺掌柜王二有箭伤疤痕,三人后颈都有淡青色印记,像是被某种植物汁液长期浸染所致。
“你们都是‘雁行商团’的人,”她翻开谢砚舟递来的旧账册,上面画着残花、断刀、折箭等符号,每个符号旁都标注着“丙戌年七月”,“五年前这个商团突然解散,成员四散长安各地,如今却接连死于非命——而你们后颈的青斑,正是商团用来标记成员的毒草汁。
” 申时初,城西香料铺。
林姝玥用显微镜观察孙大送来的茴香籽,籽粒表面有细小的针孔,像是被注入过液体。
她将籽粒剖开,里面果然藏着半粒蜡丸,碾碎后露出青灰色粉末——正是乌头碱与巴豆粉的混合物,粉末中还混着
林姝玥抱着验尸箱穿过人群,糖油饼的香气混着牲畜粪便味扑面而来。
她在米市街口停步,看着衙役用草席盖住的尸体,眉头微蹙——这已是三日内第三起暴毙案。
尸体足部露出的鞋尖绣着麦穗纹,与前两具尸体的鞋饰一模一样,像是某种隐秘的标记。
“死者是米商刘三,”谢砚舟蹲在尸体旁,用竹筷拨开死者紧咬的牙关,“唇色青黑,指尖发绀,典型中毒症状。
” 他抬头望向林姝玥,晨光在他眼底映出细碎的金芒,“与前两起案子一样,都是在早市开市时毒发。
不同的是,他右手拇指内侧有墨水渍,像是临死前写过什么。
” 林姝玥戴上细纱手套,用银针刺入死者咽喉,针尖瞬间变黑:“乌头碱,但这次混了巴豆粉,毒发更快。
”她翻开死者左手,掌心有枚被捏碎的茴香籽,指缝间还卡着半粒芝麻大小的蜡丸。
“胃内容物应有羊肉汤,茴香是去腥之物,但这蜡丸……”她用镊子夹起蜡丸,对着天光细看,“中空结构,像是藏过粉末。
” 谢砚舟点头,指向街角的羊肉汤摊:“刘三每日卯时必喝一碗羊杂汤,摊主孙大昨日刚从外地进货。
”他起身时袍角扫过死者腰间的钱袋,铜钱洒落一地,其中一枚铜钱边缘刻着“永通”二字——这是城西永通钱庄的标记,却在铜钱背面发现极小的枫叶形凹痕,与孙大耳后的疤痕形状吻合。
羊肉汤摊前,孙大正慌张地擦拭灶台,见官差走近,手中的汤勺“当啷”掉进锅里。
林姝玥用骨尺挑起汤锅里的浮沫,嗅了嗅:“汤里有当归、枸杞,还有……”她忽然皱眉,“曼陀罗花碎,以及微量麝香。
麝香能加速迷药起效,凶手算准了刘三会在喝汤后片刻昏迷。
” “曼陀罗能致人昏迷,”谢砚舟盯着孙大袖口的油渍,“你在汤里下迷药,趁刘三昏迷时灌下毒酒,对吗?”他忽然抽出佩剑,剑鞘敲击灶台边缘,发出中空的闷响,“灶台暗格藏着什么?” 孙大扑通跪地,额头磕在青石板上,冷汗浸透了衣领:“大人明鉴!小的也是被逼的!五年前商团解散时,小的拿了不该拿的东西,现在有人用当年的事威胁我……” 他颤抖着打开灶台暗格,里面掉出个油纸包,露出半块染血的锦帕,帕角绣着麦穗纹——与死者鞋尖的刺绣一模一样。
林姝玥注意到他耳后有块烙铁烫伤的疤痕,形状像朵残花。
她忽然想起前两起死者——绸布庄老板赵四耳后有刀伤,肉铺掌柜王二有箭伤疤痕,三人后颈都有淡青色印记,像是被某种植物汁液长期浸染所致。
“你们都是‘雁行商团’的人,”她翻开谢砚舟递来的旧账册,上面画着残花、断刀、折箭等符号,每个符号旁都标注着“丙戌年七月”,“五年前这个商团突然解散,成员四散长安各地,如今却接连死于非命——而你们后颈的青斑,正是商团用来标记成员的毒草汁。
” 申时初,城西香料铺。
林姝玥用显微镜观察孙大送来的茴香籽,籽粒表面有细小的针孔,像是被注入过液体。
她将籽粒剖开,里面果然藏着半粒蜡丸,碾碎后露出青灰色粉末——正是乌头碱与巴豆粉的混合物,粉末中还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