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新程
关灯
小
中
大
的头发,背影显得格外萧索和迷茫。
孙校长脸色煞白,眼神躲闪,完全没了之前的得意,缩在一旁大气不敢出。
王老栓和李德贵则激动地围住石头,反复确认他有没有被吓到,看着他的眼神如同看着一块稀世珍宝。
最终,赵志国没有再看石碑,也没有再提任何质疑。
他沉默地跟随着王老栓和林墨回到学校破败的教室。
他看着土墙上那一张张孩子们亲手拓印、装裱的“文澜爷爷的字”,看着山杏画的那幅充满童趣的“拓印学习图”,看着教室里简陋到极致的桌椅……他什么都没说。
在离开前,赵志国站在那辆沾满泥浆的吉普车旁,再次看向林墨。
这一次,他的眼神里没有了审视,没有了质疑,只有一种复杂的、带着沉重代价的……认可。
“林墨老师,”他的声音低沉而郑重,“你的教学……很特别。
非常特别。
石头那孩子……是个奇迹。
那块石碑……是青山坳的造化。
”他停顿了许久,仿佛在下一个艰难的决心,“今天看到的一切,听到的一切……我会如实向局里汇报。
但请相信,我不会让明珠蒙尘。
青山坳小学的情况,我会尽力争取……该有的支持!” 他最后看了一眼在教室门口好奇张望的孩子们,尤其是眼神明亮的石头,转身上了车。
吉普车发出一阵嘶吼,卷起尘土,颠簸着消失在黄土路的尽头。
赵志国走了,留下了一个充满悬念的承诺,和一片被搅动的心湖。
“林老师……他……他最后那话……是啥意思?”王老栓还有些不敢相信,凑过来问道。
林墨望着吉普车消失的方向,嘴角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微笑:“王支书,李校长,我们的‘星火’,或许……真的要被县里看见了。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视察的风波以一种超乎所有人想象的方式落幕了。
赵志国那番话如同一颗种子,在青山坳悄然种下。
王老栓对石碑的保护更加上心,甚至开始琢磨着是不是该给守夜的村民加点工分。
李德贵则像是焕发了第二春,走路都带着风,逢人便讲“赵科长都说咱的碑是宝贝疙瘩”! 最大的变化在石头身上。
经历了“薪火诵碑”和天雷洗礼,他仿佛完成了一次脱胎换骨。
他对石碑文字的亲和力达到了一个惊人的程度。
普通的蒙学内容对他已无难度,他开始主动向林墨请教碑文中更深奥的古文片段和典故。
他拓印时更加专注,有时甚至能闭着眼,仅凭指尖触摸碑文的凹凸走向,就大致判断出刻的是哪几个字!`教育明灯系统`的提示也表明,他的“文心亲和”特质成长度正在稳步提升。
而那道劈向孤峰的惊天动地的雷,也成了青山坳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又充满敬畏的话题。
各种传言四起,有说是文澜先生显灵的,有说是山神发怒的,但更多的,是将这异象与石头背诵碑文的神迹联系在一起,对石碑和林墨的敬畏更深了一层。
几天后,一个更大的惊喜降临了! 王老栓亲自赶着驴车从镇上回来,车上堆着几个沉重的、印着“青石县新华书店”字样的硬纸箱!他咧着大嘴,笑得见牙不见眼,一路吆喝着来到学校。
“林老师!林老师!快来看!县里!县里真给东西了!”王老栓激动得声
孙校长脸色煞白,眼神躲闪,完全没了之前的得意,缩在一旁大气不敢出。
王老栓和李德贵则激动地围住石头,反复确认他有没有被吓到,看着他的眼神如同看着一块稀世珍宝。
最终,赵志国没有再看石碑,也没有再提任何质疑。
他沉默地跟随着王老栓和林墨回到学校破败的教室。
他看着土墙上那一张张孩子们亲手拓印、装裱的“文澜爷爷的字”,看着山杏画的那幅充满童趣的“拓印学习图”,看着教室里简陋到极致的桌椅……他什么都没说。
在离开前,赵志国站在那辆沾满泥浆的吉普车旁,再次看向林墨。
这一次,他的眼神里没有了审视,没有了质疑,只有一种复杂的、带着沉重代价的……认可。
“林墨老师,”他的声音低沉而郑重,“你的教学……很特别。
非常特别。
石头那孩子……是个奇迹。
那块石碑……是青山坳的造化。
”他停顿了许久,仿佛在下一个艰难的决心,“今天看到的一切,听到的一切……我会如实向局里汇报。
但请相信,我不会让明珠蒙尘。
青山坳小学的情况,我会尽力争取……该有的支持!” 他最后看了一眼在教室门口好奇张望的孩子们,尤其是眼神明亮的石头,转身上了车。
吉普车发出一阵嘶吼,卷起尘土,颠簸着消失在黄土路的尽头。
赵志国走了,留下了一个充满悬念的承诺,和一片被搅动的心湖。
“林老师……他……他最后那话……是啥意思?”王老栓还有些不敢相信,凑过来问道。
林墨望着吉普车消失的方向,嘴角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微笑:“王支书,李校长,我们的‘星火’,或许……真的要被县里看见了。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视察的风波以一种超乎所有人想象的方式落幕了。
赵志国那番话如同一颗种子,在青山坳悄然种下。
王老栓对石碑的保护更加上心,甚至开始琢磨着是不是该给守夜的村民加点工分。
李德贵则像是焕发了第二春,走路都带着风,逢人便讲“赵科长都说咱的碑是宝贝疙瘩”! 最大的变化在石头身上。
经历了“薪火诵碑”和天雷洗礼,他仿佛完成了一次脱胎换骨。
他对石碑文字的亲和力达到了一个惊人的程度。
普通的蒙学内容对他已无难度,他开始主动向林墨请教碑文中更深奥的古文片段和典故。
他拓印时更加专注,有时甚至能闭着眼,仅凭指尖触摸碑文的凹凸走向,就大致判断出刻的是哪几个字!`教育明灯系统`的提示也表明,他的“文心亲和”特质成长度正在稳步提升。
而那道劈向孤峰的惊天动地的雷,也成了青山坳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又充满敬畏的话题。
各种传言四起,有说是文澜先生显灵的,有说是山神发怒的,但更多的,是将这异象与石头背诵碑文的神迹联系在一起,对石碑和林墨的敬畏更深了一层。
几天后,一个更大的惊喜降临了! 王老栓亲自赶着驴车从镇上回来,车上堆着几个沉重的、印着“青石县新华书店”字样的硬纸箱!他咧着大嘴,笑得见牙不见眼,一路吆喝着来到学校。
“林老师!林老师!快来看!县里!县里真给东西了!”王老栓激动得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