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规矩与冷眼

关灯
四十岁上下,身材瘦削,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列宁装,短发齐耳,颧骨略高,嘴唇抿成一条薄线,眼神锐利得像刀子。

    她就是张红梅。

     “林老师是吧?”张红梅的声音和她的人一样,干硬,没什么温度,“跟我来吧。

    ”她甚至没等林墨回应,径直拿起自己的教案本,转身就往外走,脚步又急又快。

     林墨连忙向刘建国微微点头示意,拿起课程表和教材,快步跟了上去。

    他能感觉到身后办公室里其他老师投来的或同情或幸灾乐祸的目光。

     张红梅的办公室在教学楼另一头,一间不大的屋子,挤着四张办公桌。

    空气里充斥着浓重的红墨水味和旧试卷的油墨味。

    张红梅在自己的位置坐下,指了指旁边一张堆满杂物、布满灰尘的空椅子:“你就坐那儿。

    自己收拾一下。

    ”说完,她便不再理会林墨,埋头开始批改桌上厚厚一摞作文本,红笔划得飞快,发出“沙沙”的响声,眉头紧锁,偶尔在作文本上写下几个严厉的评语:“空洞无物!”“离题万里!”“字迹潦草!” 林墨默默地将椅子上的杂物搬到墙角(无非是些旧报纸、空墨水瓶),用抹布简单擦了擦椅面和桌角积攒的灰尘。

    他没有立刻坐下,而是站在一旁,观察着办公室。

    墙上贴着“中考冲刺一百天”的倒计时牌,还有几张用红笔标出重点考点的复习大纲。

    其他老师的桌面上,也大多是堆积如山的试卷和教参,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教育明灯系统`提示:【被动技能『薪火微光』微弱生效,抵抗部分环境精神压力。

    】 “张老师,”林墨待她批改的间隙,轻声开口,“请问,初三(二)班现在的教学进度是?” 张红梅头也没抬,笔尖不停:“《岳阳楼记》。

    重点字词句翻译、中心思想、写作背景、作者范仲淹生平事迹、重点段落默写要求一字不差!修辞手法分析!这些都是中考必考点!”她语速极快,像在背标准答案,“你公开课就讲这个。

    别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浪费时间!一节课四十五分钟,知识点必须讲透,练习必须跟上!明白吗?” “明白了。

    ”林墨点点头,没有反驳。

    他翻开手中的初三语文教材,找到《岳阳楼记》那一页。

    纸张很薄,排版密密麻麻,注释详尽得近乎琐碎,课后练习题量巨大,全是围绕考点设计的选择、填空和翻译。

    一股浓浓的“题海”气息扑面而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还有,”张红梅终于停下笔,抬起头,那双锐利的眼睛直直盯着林墨,带着毫不掩饰的挑剔,“听说你在乡下喜欢讲故事?唱山歌?搞什么画画写字?我提醒你,这里是县一中!是毕业班!学生的时间一分一秒都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