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钢铁丛林与坠落的星辰

关灯
星海中学教工公寓C栋307室,比青石县那个霉味扑鼻的宿舍“现代化”得多,却同样冰冷。

    雪白的墙壁,崭新的桌椅,独立的卫生间,甚至还有一台小冰箱。

    然而,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新家具的混合气味,空旷得没有一丝烟火气,更像一个标准化的酒店房间,而非一个“家”。

     林墨放下简单的行李,环顾四周。

    窗外是灯火璀璨的都市夜景,霓虹闪烁,车流如织,巨大的广告牌上光影变幻,展示着这个时代最繁华也最浮躁的欲望。

    这景象与青山坳静谧的星空、青石县昏黄的灯火截然不同,带着一种咄咄逼人的、令人眩晕的能量。

     `教育明灯系统`的提示冷静客观: 【环境精神压力:高强度信息过载、社交孤立感(新环境)、竞争压力(极端)!】 【被动技能『薪火微光』持续生效,微弱稳定心神。

    】 【星海试炼(特殊考察公开课)倒计时:3天。

    目标课题:《赤壁赋》。

    】 刘振涛那冰冷刻薄的“下马威”言犹在耳:“这里不是青山坳……容不得半点花哨和水分……实力和分数,才是唯一的通行证!”星海中学,这座光鲜亮丽的教育堡垒,其核心法则赤裸而残酷:效率、分数、排名、升学率!一切温情与启迪,在这里都可能被视为阻碍效率的“杂质”。

     林墨打开冰箱,里面空空如也。

    他拿出李德贵塞给他的锅盔,就着凉水,慢慢啃着。

    坚硬粗糙的口感,带着熟悉的麦香和烟火气,如同连接着遥远青山坳的生命脐带,在这冰冷的都市钢筋水泥中,给予他一丝踏实的慰藉。

    他必须尽快适应这“钢铁丛林”的法则,找到点燃“心灯”的缝隙。

     **冰冷的壁垒:精英世界的漠然** 第二天一早,林墨便去了星海中学的图书馆。

    这是一座气派的独立建筑,窗明几净,藏书丰富。

    他需要查阅关于《赤壁赋》的最新研究资料和高考考点分析,为那场不容有失的公开课做准备。

     然而,踏入图书馆的瞬间,他就感受到了无形的壁垒。

    这里安静得如同真空,只有翻书页和敲击键盘的细微声响。

    穿着星海校服的学生们坐在宽大的书桌前,面前堆着厚厚的竞赛资料和习题集,眼神专注而冷漠,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对外界的一切漠不关心。

    偶尔有目光扫过林墨这身朴素的衣着和陌生的面孔,也只是一掠而过,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和漠然。

     `教育明灯系统`分析:【检测到高强度精英竞争氛围。

    学生群体普遍特质:高智商、强目标导向、低情感外露、环境适应性(对非精英群体排斥)。

    社交孤立感增强。

    】 林墨找到相关的区域,刚拿起一本《苏轼研究新探》,旁边一个戴着厚厚眼镜、正在飞快演算的男生头也不抬,冷冷地吐出一句:“新来的?别挡光。

    ” 林墨默默让开位置。

    他试图向图书管理员咨询更详细的资料索引,那位妆容精致、穿着职业套裙的女士只是公式化地指了指电脑:“自助查询系统在那边,自己查。

    ”语气中没有热情,只有程序化的疏离。

     这里没有青山坳孩子们好奇的目光和纯真的笑容,没有青石县一中那些被压抑却仍有微光闪烁的灵魂。

    这里只有一个个高速运转、目标明确的“学习机器”,和一套冰冷高效的“服务系统”。

    林墨感觉自己像一颗误入精密仪器的沙粒,格格不入。

     他花了整整一个上午,才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部分。

    走出图书馆时,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

    他沿着教学楼之间的回廊走着,想熟悉一下校园环境。

     回廊的墙壁上,除了那些令人炫目的竞赛获奖喜报和名校录取名单,还挂着一些学生社团活动的海报。

    其中一张设计精美的海报吸引了他的目光:“星海模拟联合国协会——招募精英,胸怀天下,舌战群雄!”海报下方,一行小字写着招新时间和地点。

     林墨心中一动。

    模拟联合国?这倒是一个能将“寰宇视野”与“家国情怀”结合起来的平台。

    或许……可以成为他未来理念传播的一个切入点?他默默记下了时间和地点。

     就在这时,一阵压抑的争吵声从不远处一间挂着“心理咨询室”牌子的办公室虚掩的门内传来。

    声音不高,却充满了绝望和愤怒: “……你们懂什么?!你们就知道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