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集:首次成功

关灯
夜色像一块厚重的玻璃,压在深圳玻璃厂的厂房顶上。

    车间里还亮着几盏灯,刘好仃蹲在角落的操作台边,手里握着一把改得看不出原样的温控器,额头上的汗珠顺着鼻尖滴到了仪表盘上。

     他已经连续试验了三次,每次都差那么一点点。

    温度一偏,玻璃就炸;冷却太急,又裂。

    他看着桌上那堆碎玻璃,心里却比白天上班时还要安静。

     “再来一次。

    ”他自言自语,声音不大,但坚定。

     他把最后一组玻璃放进加热炉,插上自己改装的温控器,然后掏出小本子,翻到那页写着“±1℃”的地方,眼睛盯着数字,手稳得像是焊在手腕上一样。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加热炉里的玻璃开始泛出微弱的荧光,像是被夜风吹动的萤火虫。

     刘好仃没注意到这点异常,只顾着盯着温度表看。

    当数值终于稳定在设定值时,他长出了一口气,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接下来是冷却阶段。

    他按照之前记录的曲线,一点点调整风扇速度和环境温度,像照顾一个刚出生的小孩。

     几个小时后,玻璃终于完全冷却下来。

     刘好仃小心翼翼地把它从炉子里拿出来,对着灯光一看——这次没有气泡,也没有裂纹,虽然表面还有些粗糙,但已经能明显看出和普通玻璃的不同。

     他笑了,笑得很轻,也很满足。

     第二天午休时间,刘好仃提着饭盒进了食堂。

    饭盒夹层里藏着一小块玻璃,是他昨晚成果中最完整的一片。

     他在角落找了个位置坐下,用筷子轻轻敲了敲饭盒盖,发出三声有节奏的响动。

     不一会儿,老张端着饭走过来,在他旁边坐下,动作自然得像是碰巧路过。

     “啥事儿?”老张一边扒拉着饭,一边低声问。

     刘好仃不动声色地推过去一个塑料袋,里面包着那块玻璃。

     老张低头看了一眼,眉头微微皱起:“你真做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