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集:灵感闪现

关灯
这是每天记录生产情况的本子。

    他假装在检查昨天的数据,然后随手写下几个数字和符号。

     “今天下午三点,温度:32℃,湿度:65%,A线压强正常,B线冷却水循环稳定……” 这些看起来都是日常记录,只有他自己知道,某些圈圈点点其实是他在标记自己的想法。

     比如,“压强正常”后面的圆圈,是他画的一个树叶形状;“冷却水稳定”旁边的箭头,是他对涂层结构的构想。

     他写完后,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人能看懂他的意思,才放心地把本子合上。

     下班前,他故意走到老张身边,装作闲聊的样子说:“老张,你那本破书还在不?就是讲玻璃表面处理那本。

    ” 老张愣了一下:“哪本?哦,你是说那本封面都掉了的?在呢,在工具箱最底下。

    ” “借我看两天行不?” “行啊,不过别弄丢了,我可找了好久才找到的。

    ” “放心吧。

    ” 刘好仃接过那本书,小心翼翼地塞进包里。

     晚上回到家,他顾不上吃饭,先翻开那本书,一页页翻着,边看边记。

    有些专业术语他不太懂,就拿手机查,查完再抄下来。

     他发现书中提到一种叫“微结构表面”的技术,通过在材料表面制造纳米级的凹凸结构,可以改变光线的传播路径,从而实现不同的光学效果。

     “要是能在玻璃表面做出类似的结构,说不定就能模拟树叶的散射作用。

    ”他眼睛亮了起来。

     他翻出之前做的笔记,对照着书上的内容,开始整理自己的思路。

     目标:研发一种具备自然散射特性的节能玻璃 原理:模仿树叶对阳光的折射与散射机制 初步设想:在玻璃表面涂覆一层具有微观结构的透明材料 可行性分析:现有设备虽老旧,但可通过手工喷涂+干燥控制尝试简易实验 写完后,他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呼了口气。

     “看来,得找个机会做个小试验试试。

    ” 第二天一早,刘好仃提前到了车间。

    他趁着还没开工,偷偷翻出以前剩下的几种涂料样品,都是些边角料,平时没人用。

     他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