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书法天才:震惊中日书画研讨会

关灯
” 王至诚紧随金绍城与安峨进了会议大厅,左右分为日中座区。

    日本座区有佐藤松本、藤原朴田、正木直彦等知名汉学家及艺术史家,而中国座区仅有十几位代表。

     大家坐下,耐心等待会议开始。

     幕布缓缓拉开,渡边晨亩与金绍城携手登台,二人友好切磋。

     渡边晨亩向与会者施礼后,先用日语说了一遍。

    金绍城用汉语翻译:“去年,在东京举办的日中联合绘画展览会胜利闭幕,但会后拍卖作品并不圆满,今天会议之一,就是找到弥补的方法。

    ” 会务组拉起第二幕布,展现出一张放大的《兰亭序》的照片。

     王至诚的目光紧锁在这幅照片上,心中感叹,果然是“中国行书第一帖”。

     第二幕布拉上,渡边晨亩说道:“这是第二届展览会获得特别奖的作品,它的作者就在今天的与会者中。

    我们希望作者能够陈述作品的特点和优势,决定着作权的归属,将原作归还作者本人。

    ” 中日美术协会副会长正木直彦站起来发言:“我临摹的是‘虞本’,即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的临本……” 内藤湖南接着说道:“我所临摹的是‘褚本’,即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的临本……” 长尾雨山则讲述:“我所临摹的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临本,称为‘定武本’,是定武兰亭刻本中最珍贵的版本。

    ” 佐藤松本补充道:“我所临摹的‘冯本’,即唐代书官冯承素摹写的,最接近兰亭真迹,体现了兰亭的风骨。

    ” 与会者纷纷赞叹:“佐藤松本出自名门,佐藤一斋是江户时代着名儒学家和书法家,被誉为‘硕学鸿儒’。

    这幅特别奖的《兰亭序》极有可能出自他的手。

    ” 藤原朴田站起来发言:“我临摹的是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冯承素摹本《兰亭序》,但离书圣的神韵相差甚远,感到惭愧。

    ” 渡边晨亩说道:“藤原佐理和藤原行成都是日本书法巨匠,藤原朴田是藤原行成的后裔。

    我对比过他和特别奖的这一幅,相似度极高。

    ” “非藤原朴田莫属!”座区的日本代表纷纷叫道。

     安峨看向中国座区,立即大声喊道:“中方还没有发言,怎么证明作品出自日本人之手呢?”见大家面面相觑,她趁机解说:“以虞本、褚本、冯本、黄绢本为宗的帖学体系,以定武本为宗的碑学体系,这两大体系并行于世,孕育了无数大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至诚突然站起来:“还有‘琅琊本’。

    刚才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