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初入学堂 修文启智
关灯
小
中
大
时光荏苒,麒麟降世的祥瑞之光仿佛还在眼前闪烁,转眼间,陈天佑到了启蒙的年纪。
在那个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憧憬的时刻,他踏入了启蒙学堂的大门,开启了一段充满未知与惊喜的修文之旅。
启蒙学堂位于渡慕寨的中心位置,是一座古朴而庄重的建筑。
木质的结构散发着淡淡的木香,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学堂的大门宽阔而厚重,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寓意着知识的传承与希望的延续。
走进学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的庭院,庭院中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致。
春天,樱花盛开,粉色的花瓣如雪花般飘落,仿佛给庭院铺上了一层梦幻的地毯;夏天,绿树成荫,蝉鸣阵阵,孩子们在树下乘凉、嬉戏,感受着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秋天,枫叶如火,银杏金黄,庭院仿佛被打翻了调色盘,充满了诗意;冬天,梅花傲雪绽放,淡雅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丝温暖。
学堂的夫子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者,名叫周铭。
他身材清瘦,面容和蔼,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温和。
陈夫子饱读诗书,对儒家经典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他不仅知识渊博,而且教学方法独特,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他常说:“读书之道,在于用心体悟,而非死记硬背。
只有理解了书中的道理,才能真正将知识化为己用。
” 陈天佑第一次见到陈夫子时,心中既紧张又兴奋。
他恭敬地向夫子行了拜师礼,心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陈夫子微笑着看着他,眼中满是期许,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孩子,从今天起,你便踏上了求知的道路。
这一路上,或许会有困难,或许会有挫折,但只要你坚持不懈,定能收获知识的果实。
”陈天佑用力地点了点头,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清晨的阳光透过学堂雕花的窗棂洒在课桌上,陈天佑早早地来到学堂,和新认识的小伙伴们坐在略显陈旧却被擦拭得一尘不染的木桌前,等待着一天的课程开始。
当陈夫子手持戒尺,步伐稳健地走进教室时,原本还叽叽喳喳的课堂瞬间安静下来,只听见此起彼伏的呼吸声。
“今日,我们继续研读《三字经》。
”陈夫子的声音不高不低,却清晰地传入每个孩子耳中。
他轻轻翻开书卷,目光扫过众人,“‘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此句说的是孔融四岁便能懂得谦让兄长,将大梨让给他人。
那你们说说,在生活中,谦让又有何益处呢?” 教室里先是一片寂静,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怯生生的。
过了一会儿,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举起手,声音洪亮地说:“夫子,我知道!上次我和弟弟分糕点,我把大的给他,他可开心了,还抱着我亲了一口!”惹得全班同学都笑了起来。
陈天佑也跟着笑了笑,随后他认真思考起来,缓缓举起手:“夫子,我觉得谦让能让大家都开心。
就像我们在庭院里玩耍,要是都争着玩同一个玩具,肯定会吵架。
但如果互相谦让,就能一起玩得很愉快,还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 陈夫子满意地点点头,眼中满是赞赏:“天佑说得极是。
谦让不仅能
在那个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憧憬的时刻,他踏入了启蒙学堂的大门,开启了一段充满未知与惊喜的修文之旅。
启蒙学堂位于渡慕寨的中心位置,是一座古朴而庄重的建筑。
木质的结构散发着淡淡的木香,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学堂的大门宽阔而厚重,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寓意着知识的传承与希望的延续。
走进学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的庭院,庭院中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致。
春天,樱花盛开,粉色的花瓣如雪花般飘落,仿佛给庭院铺上了一层梦幻的地毯;夏天,绿树成荫,蝉鸣阵阵,孩子们在树下乘凉、嬉戏,感受着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秋天,枫叶如火,银杏金黄,庭院仿佛被打翻了调色盘,充满了诗意;冬天,梅花傲雪绽放,淡雅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丝温暖。
学堂的夫子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者,名叫周铭。
他身材清瘦,面容和蔼,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温和。
陈夫子饱读诗书,对儒家经典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他不仅知识渊博,而且教学方法独特,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他常说:“读书之道,在于用心体悟,而非死记硬背。
只有理解了书中的道理,才能真正将知识化为己用。
” 陈天佑第一次见到陈夫子时,心中既紧张又兴奋。
他恭敬地向夫子行了拜师礼,心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陈夫子微笑着看着他,眼中满是期许,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孩子,从今天起,你便踏上了求知的道路。
这一路上,或许会有困难,或许会有挫折,但只要你坚持不懈,定能收获知识的果实。
”陈天佑用力地点了点头,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清晨的阳光透过学堂雕花的窗棂洒在课桌上,陈天佑早早地来到学堂,和新认识的小伙伴们坐在略显陈旧却被擦拭得一尘不染的木桌前,等待着一天的课程开始。
当陈夫子手持戒尺,步伐稳健地走进教室时,原本还叽叽喳喳的课堂瞬间安静下来,只听见此起彼伏的呼吸声。
“今日,我们继续研读《三字经》。
”陈夫子的声音不高不低,却清晰地传入每个孩子耳中。
他轻轻翻开书卷,目光扫过众人,“‘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此句说的是孔融四岁便能懂得谦让兄长,将大梨让给他人。
那你们说说,在生活中,谦让又有何益处呢?” 教室里先是一片寂静,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怯生生的。
过了一会儿,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举起手,声音洪亮地说:“夫子,我知道!上次我和弟弟分糕点,我把大的给他,他可开心了,还抱着我亲了一口!”惹得全班同学都笑了起来。
陈天佑也跟着笑了笑,随后他认真思考起来,缓缓举起手:“夫子,我觉得谦让能让大家都开心。
就像我们在庭院里玩耍,要是都争着玩同一个玩具,肯定会吵架。
但如果互相谦让,就能一起玩得很愉快,还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 陈夫子满意地点点头,眼中满是赞赏:“天佑说得极是。
谦让不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