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研读兵书 学习战略

关灯
藏书阁里查阅资料。

    藏书阁里光线昏暗,蛛网在角落轻轻摇曳,陈天佑却毫不在意。

    他踮起脚尖,从高高的书架上取下一本本古籍,时而眉头紧锁,时而露出欣喜的笑容。

    有一次,为了查证一个关于古代阵法的解释,他连续三天泡在藏书阁,饿了就啃一口冷馒头,渴了就喝一口凉水。

    他翻阅着一本本古籍,从先秦时期车战常用的雁行阵,想象着士兵们如何在战车上保持良好视域,协同作战;到唐代李靖的六花阵,研究其下营、行军、作战三个环节的精妙布置,思考如何在不同场景下灵活变阵。

    他还发现,有些阵法在实际战争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有些则仅存在于理论或小说之中,充满了玄幻色彩。

     夫子虽主要教授儒家经典,但对兵书也略有涉猎,他常常会从不同的角度为陈天佑解答疑惑,引导他深入思考。

    在研读《孙子兵法》“虚实篇”时,陈天佑对“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这句话困惑不已。

    他带着问题来到夫子面前,眼中满是焦急与期待。

    夫子放下手中的书卷,微笑着示意他坐下,然后缓缓说道:“天佑啊,你看这世间万物,皆有虚实。

    就好比这山间云雾,看似有形,实则无形。

    敌人就如同这云雾,我们要做的,就是拨开云雾见青天。

    ”夫子起身,走到窗边,指着远处的树林继续说道:“你看那树林,若我们想要摸清敌人的部署,就可以派出小股兵力进行骚扰,让敌人以为我们要从正面进攻,这就是‘形人’;而我们真正的主力,则隐藏在暗处,等待最佳时机,这便是‘我无形’。

    如此一来,敌人就会分散兵力应对我们的骚扰,而我们则能集中优势兵力,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 夫子的讲解让陈天佑茅塞顿开,但他并没有满足于此。

    回到家中,他用沙盘模拟战场,摆放上自制的士兵模型,反复推演“形人而我无形”的战术。

    他不断变换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和行动策略,观察不同情况下战局的发展。

    有时,他模拟敌军识破我方骚扰之计,集中兵力反扑,他便思考如何调整主力的隐藏位置和出击时机;有时,他假设我方骚扰部队遭遇敌军顽强抵抗,难以脱身,又该如何支援和应变。

    在一次次的推演中,他对这一战术的理解愈发深刻,甚至还想到了许多延伸的应用方法,比如利用地形优势,巧妙隐藏主力,让敌军在复杂地形中迷失方向,分散兵力,然后我方再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