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扎根发展

关灯
乞儿们被如数安置了下来,在强大的钞能力下,第二天,赵老没有给大妈们机会,就独立找到了一间位于申城南部的大院。

     申城被一条黄浦江划分南北,北部是繁华的各种租界,最繁华的就是这十里洋场,而南部相对贫穷和落后。

     赵老找的地方,刘嘉麒看了一下,感觉还算不错,于是直接花了3000大洋拿下了。

     是的,3000大洋。

     正所谓,宁要浦北一张床,不要浦南一套房。

    浦北租界区域,房价每平米56元左右。

    而浦南,这里的房价大概5元一平。

    刘嘉麒直接买下了一亩地的房子。

     这么便宜的房子,自然不是什么现代化房屋。

    实际上,这里的房子都是二层的土木砖瓦楼,是农村的老房子,刘嘉麒并没有不习惯,反正他小时候住的都是这样的房子。

     北海政府时期,一亩地大约614.4平方米,一平5元,总价应该是3072元。

    卖家之所以肯抹去这零头,主要是刘嘉麒要得急,而且各种五花八门的税,都刘嘉麒交了。

     看完房子交完款,得到房屋的典契,刘嘉麒带着四十七个乞儿进入了这一亩地大小的大院。

     说实话,一亩地大小的院子,也就20米乘30米,只能算是个四合院,算不上大院。

     不过,事出紧急,赵老能这么快找到一间浦南的院子,而且价格这么便宜,中间手续都承包了,刘嘉麒也就没说什么了。

     找到了安居的地方,刘嘉麒和这四十七个乞儿算是安定了下来。

    虽然小孩子吃的多,但吃喝方面,浦南的物价非常低,也没什么压力。

     刘嘉麒没想白养这些乞儿,在洗干净身体,换上新衣服后,刘嘉麒化身教书先生,给这些乞儿上起了课。

     刘嘉麒1921年三月降临这个世界,到了五月,他把旁边的十亩地也收购了。

     和房屋不一样,田地的价格要低很多,只有院子的四成。

    十亩地,直接花掉了刘嘉麒一万三千左右的银元。

     如此下来,不算生活成本,刘嘉麒得来的黑钱直接少了一半。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随着最大的开支去掉,之后的开支都只能算是小开支。

     四十七个乞儿,里面有男有女,有大有小,有出身不错被拐走的,也有出身贫寒被卖掉的,更有父母双亡的孤儿。

     但无论你是什么小孩,到了刘家大院,你就得老老实实的听刘大当家的吩咐。

     四十七个小孩是刘嘉麒的核心队伍,尽管这个队伍还不够资格。

     现如今,刘嘉麒想要施展自己对申城的影响力,除了那十个乞丐之外,也就那两位拿着高工资的大妈和赵老了。

     是的,继大妈之后,为了买下赵老的人际关系,刘嘉麒聘请赵老35元一个月成为了刘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