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妻妾命运一朝迁,献王祠下奇逢妙

关灯
直愤愤不平,私下对我说:‘道家有一种借形法,大凡修炼没有成功,气血已经衰弱,不能炼成还丹的人,就可以借一个强壮旺盛的躯体,趁着对方睡觉的时候和他互相交换身体。

    我曾经学过这种法术,姑且试一试。

    ’第二天,这家忽然听到妻子在小妾的房间说话,小妾在妻子的房间说话。

    等到她们走出房门,发现说着妻子话语的是小妾,说着小妾话语的是妻子。

    小妾得到了妻子的身体,只是默默地坐着;妻子得到了小妾的身体,非常不甘心。

    双方纷纷争吵,家族的亲戚们也无法判断谁是谁。

    于是就把这件事告到官府,官府生气地认为这是妖邪虚妄之事,鞭打了这家的男主人,把他们赶了出去,大家都对此无可奈何。

    然而根据外形来判断,妻子实际上已经成了小妾。

    不在原来的地位上,威严就无法施行,最终两家分开各住一处,直到终老。

    这件事更加奇异啊。

    ” 【古祠贤圣会】—— 相传有一位私塾先生,在一个闷热的夏夜,月光如水轻柔地洒在大地,领着门下一群学生,来到河间献王祠外的田埂上乘凉。

    田埂边,不知名的小虫在草丛里此起彼伏地鸣叫着,远处的庄稼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演奏着一首轻柔的夜曲。

     众人围坐一圈,私塾先生清了清嗓子,兴致勃勃地说:“今日良夜,咱们来好好讲讲《诗经》拟题,这《诗经》,乃文学之瑰宝,每一篇都蕴含着无尽深意。

    ”说罢,便开始高谈阔论起来,他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清朗又洪亮,仿若寺庙里撞响的晨钟暮鼓,引得学生们纷纷侧耳倾听,时不时有人提出问题,先生便耐心解答,一来一往,讨论得热火朝天。

     待讲完《诗经》,先生意犹未尽,转头看向身旁年幼的孩子,温和地说道:“来,你把《孝经》诵读一遍,让大家听听。

    ”孩子脆生生地应了一声,便大声诵读起来。

    先生一边听,一边微微点头,偶尔伸出手指在空中虚点,像是在跟着节奏打拍子。

     就在这时,私塾先生不经意间抬起头,目光扫向河间献王祠的大门。

    只见祠门前那两棵古老的柏树,在月光下拉出长长的影子,而在树影之中,隐隐约约有几个人影晃动。

    先生心中一惊,忙站起身来,揉了揉眼睛,再仔细看去,没错,确实是有人站在那里。

    他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勾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朝着人影走去,想要看个究竟。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先生看清了那些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