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倭国来犯 第四:战前筹谋

关灯
又取出几只小巧的青铜鸟,"这些改良版神火飞鸦加装了防水引信,即便坠入海中也能二次引爆。

    " 然而,筹谋并非一帆风顺。

    当苏砚派人前往山崖勘察时,发现倭寇已提前派出探子测绘地形。

    更棘手的是,军中出现了泄密事件——一份标注着战船弱点的图纸不翼而飞。

    苏砚立即启动天机阁的反制措施,在军营内布置"听瓮"机关,任何异常响动都会通过地下陶瓮传至中枢。

     应天书院的天工坊内,百名学子日夜赶工。

    他们将墨家"藉车"的弹射原理与火器结合,研制出可调节角度的"追风弩";用中空竹筒装满火药,制成遇水不熄的"水雷";甚至改良了传统的孔明灯,使其能携带小型燃烧弹。

    苏砚亲自测试新型火器时,不慎被火药灼伤手臂,却笑着说:"这点伤,比不过百姓受的苦。

    " 与此同时,沈清霜在沿海渔村组建了"渔甲卫"。

    渔民们熟悉地形,驾驶着轻便渔船,伪装成普通商船在海面巡逻。

    他们在船头暗藏小型弩机,船底设置夹层存放兵器,一旦发现倭寇踪迹,便立刻点燃狼烟示警。

    老渔民陈阿公主动请缨:"这帮倭寇烧我房子、抢我粮食,这回定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倭国的议事厅内,海盗头目藤原信长把玩着抢来的玉扳指,阴鸷的目光扫过地图:"大唐新造的战船不过是虚张声势。

    "他猛地抽出倭刀,刀刃在地图上划出一道血痕,"明日寅时,全军出击!先取温州,再断其漕运!"话音未落,一名探子浑身是血闯入:"大人!大唐在海湾两侧山崖发现大量可疑机关!" 藤原信长瞳孔骤缩,却仍强作镇定:"不过是唬人的把戏!传令下去,提前两个时辰出发,趁他们部署未完成时发动突袭!"他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在苏砚的算计之中——故意泄露部分情报,正是为了引蛇出洞。

     在大唐的水师营地,苏砚将写满战术的竹简分发给各营将领。

    竹简末端刻着墨家箴言:"备者,国之重也。

    食者,国之宝也。

    兵者,国之爪也。

    "沈清霜抚摸着软剑,剑身上泛起寒光;裴云舟仔细检查着最后一批解毒药剂;而无数水师将士,则在月光下擦拭着武器,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这场关乎海疆安危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喜欢唐代秘史请大家收藏:()唐代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