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倭国来犯 第六:海晏河清
关灯
小
中
大
晨光刺破硝烟,将温州海湾染成血色。
漂浮的碎木与倭寇尸体铺满海面,海浪裹挟着粘稠的油污拍打着礁石,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硫磺与血腥气。
苏砚摘下被熏黑的头盔,望着插满大唐军旗的战船,终于长舒一口气——这场持续整夜的海战,终究是胜了。
"报——!"一名浑身浴血的士兵踉跄奔来,"东南方发现残余倭寇,约二十艘战船正朝琉球方向逃窜!"沈清霜闻言,立刻跃上了望台:"末将请命追击!倭寇一日不除,沿海百姓一日难安!"她的软剑还在滴着血,锁子甲上布满缺口,却掩不住眼中熊熊燃烧的战意。
裴云舟却拦住她:"且慢。
"他举起陶碗,碗中盛着从海面上舀来的浑浊海水,"此战使用大量火器,海水中残留的毒烟与火药残渣,恐会影响战船性能。
若贸然追击......"话音未落,苏砚已展开机关匣,取出一枚青铜罗盘。
罗盘上的磁针疯狂旋转,最终指向东南:"裴兄所言极是。
但倭寇若逃往琉球,必成后患。
"他指尖划过罗盘边缘的符文,"我们可走内海航道,那里暗礁密布,倭寇战船难以全速航行。
" 三日后,追击舰队悄然出发。
二十艘火龙战船换上新制的船帆,船底附着的海藻与贝类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苏砚亲自改良了船上的导航装置,将墨家的司南与波斯商人进贡的星盘结合,制成"海天定位仪",即便在浓雾中也能精准辨别方向。
沈清霜则将幸存的渔甲卫编入舰队,这些熟悉海况的渔民,成为了破解暗礁迷阵的关键。
当舰队驶入琉球海域时,暴雨骤至。
乌云压得极低,海浪足有三丈高,将战船托上浪尖又狠狠摔下。
倭国残余战船被困在龟屿礁群中,藤原信长的弟弟藤原信次望着越来越近的火龙战船,绝望地嘶吼:"不可能!这片暗礁连我们都不敢轻易进入......"他话音未落,大唐战船上的了望手已用特殊的号角声传递信号。
渔甲卫出身的舵手们凭借记忆,在礁石间灵巧穿梭,船头的探雷器不断发出嗡鸣,警示着潜在的危险。
"放'水龙弹'!"苏砚一声令下,改良后的火器破水而出。
这种以竹筒为壳、装满火药与铁砂的武器,在水中
漂浮的碎木与倭寇尸体铺满海面,海浪裹挟着粘稠的油污拍打着礁石,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硫磺与血腥气。
苏砚摘下被熏黑的头盔,望着插满大唐军旗的战船,终于长舒一口气——这场持续整夜的海战,终究是胜了。
"报——!"一名浑身浴血的士兵踉跄奔来,"东南方发现残余倭寇,约二十艘战船正朝琉球方向逃窜!"沈清霜闻言,立刻跃上了望台:"末将请命追击!倭寇一日不除,沿海百姓一日难安!"她的软剑还在滴着血,锁子甲上布满缺口,却掩不住眼中熊熊燃烧的战意。
裴云舟却拦住她:"且慢。
"他举起陶碗,碗中盛着从海面上舀来的浑浊海水,"此战使用大量火器,海水中残留的毒烟与火药残渣,恐会影响战船性能。
若贸然追击......"话音未落,苏砚已展开机关匣,取出一枚青铜罗盘。
罗盘上的磁针疯狂旋转,最终指向东南:"裴兄所言极是。
但倭寇若逃往琉球,必成后患。
"他指尖划过罗盘边缘的符文,"我们可走内海航道,那里暗礁密布,倭寇战船难以全速航行。
" 三日后,追击舰队悄然出发。
二十艘火龙战船换上新制的船帆,船底附着的海藻与贝类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苏砚亲自改良了船上的导航装置,将墨家的司南与波斯商人进贡的星盘结合,制成"海天定位仪",即便在浓雾中也能精准辨别方向。
沈清霜则将幸存的渔甲卫编入舰队,这些熟悉海况的渔民,成为了破解暗礁迷阵的关键。
当舰队驶入琉球海域时,暴雨骤至。
乌云压得极低,海浪足有三丈高,将战船托上浪尖又狠狠摔下。
倭国残余战船被困在龟屿礁群中,藤原信长的弟弟藤原信次望着越来越近的火龙战船,绝望地嘶吼:"不可能!这片暗礁连我们都不敢轻易进入......"他话音未落,大唐战船上的了望手已用特殊的号角声传递信号。
渔甲卫出身的舵手们凭借记忆,在礁石间灵巧穿梭,船头的探雷器不断发出嗡鸣,警示着潜在的危险。
"放'水龙弹'!"苏砚一声令下,改良后的火器破水而出。
这种以竹筒为壳、装满火药与铁砂的武器,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