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京华风云:新政背后的暗流与情愫

关灯
应天城的宫墙在秋日的阳光下泛着冷峻的光,陈小姐坐在马车里,望着车窗外飞檐斗拱的建筑,心中既忐忑又充满期待。

    自扬州归来,她的身份已悄然转变,从扬州城的普通才女,成为了参与修订《大明会典》的重要人物。

    手中紧紧攥着那方绣着并蒂莲的手帕,她不禁想起朱标临别时温柔的眼神,脸颊微微发烫。

     踏入文渊阁的那一刻,陈小姐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墨香。

    阁内书案上堆满了典籍卷宗,夏元吉、解缙等一众大臣正在忙碌地整理资料。

    朱标身着常服,正专注地审阅着一份奏折,见她到来,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意:“陈姑娘,这里的一切就拜托你了。

    ” 陈小姐微微颔首,随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她凭借着在扬州整理盐商账本时培养出的敏锐洞察力,以及深厚的文学功底,对《大明会典》中关于民生、税赋的条款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朱标常常会在闲暇时来到文渊阁,与她一同探讨新政的细节,两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彼此的了解也愈发深入。

     然而,平静的工作很快被打破。

    朱棣一党得知陈小姐参与新政核心事务后,开始暗中使绊子。

    一日,当陈小姐正在誊写修订好的条款时,突然有太监来报,称她整理的卷宗被人恶意损毁,墨迹斑斑的纸张散落一地。

    陈小姐看着眼前的狼藉,眼眶不禁湿润了,这些都是她连日来的心血。

     朱标得知此事后,雷霆震怒。

    他下令锦衣卫彻查,很快便查出是朱棣府上的一名家奴所为。

    朱标毫不留情地将其严惩,同时加强了文渊阁的守卫。

    但这只是开始,此后,各种针对陈小姐的谣言开始在宫中流传,有人说她是盐商安插的细作,有人说她与朱标有不正当关系。

     面对这些谣言,陈小姐倍感压力。

    深夜,她独自坐在庭院中,望着天上的明月,心中满是委屈。

    这时,朱标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不必在意那些流言蜚语,你的所作所为,朕都看在眼里。

    ”朱标走到她身边坐下,目光坚定地说道,“朕推行新政,本就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