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夏至安治
关灯
小
中
大
有些叶子卷了边,像是生了蚜虫,撒了烟草水也不太管用。
”陈砚蹲下身,拨开卷曲的棉叶,见叶背爬着些芝麻大的虫子:“让农官配些辣椒水,煮得浓些,过滤后掺些皂角水,喷在叶背比烟草水管用。
另外,在棉田边种些向日葵,蚜虫喜欢往向日葵上爬,能引开不少。
” 转到稻田旁,十几个农夫正忙着耘田,脚在水里趟着,手在稻禾间拔草,泥水溅得满脸都是,却笑得敞亮。
一个戴草帽的老汉见陈砚来了,举起手里的薅锄:“娘娘您看,这新做的薅锄比旧的轻便,木柄还缠着布条,握久了不磨手!”陈砚接过薅锄,掂量着重量:“锄头的铁刃磨得够快?”老汉笑道:“按农官教的,每天收工后都要在石上磨一磨,说刃快了省力,还能少伤稻根。
就是田里的福寿螺多,啃了不少稻苗,捡了几筐扔了还是有。
”陈砚望向田埂边的麻布袋:“让农妇们把捡来的福寿螺煮熟了,挑出螺肉晒成干,能当饲料喂鸡鸭,既除了害又添了饲料。
” 离开稻田时,见路边的茶摊上围着几个歇脚的货郎,正捧着粗瓷碗喝着凉茶,碗沿还沾着些茶叶末。
“今年的官道修得平,拉货的马车省劲多了,”穿褐布衫的货郎抹了把嘴,“就是驿站的马料不够用,夜里喂的豆饼总掺着麸皮,马儿没力气。
”旁边的人接话:“听说西域有种苜蓿草,晒干了拌马料最好,就是不知道咱们这儿的坡地能种不。
”陈砚让锦衣卫记下驿站的位置——清河镇南头的老槐树下,马厩有三排石槽,回头对小翠说:“让农官从西域调些苜蓿种子,在驿站周边的荒坡试种,若是能活,明年就大面积种,马儿吃着壮实,还能省下豆饼。
” 回到宫里,陈砚在御花园的荷塘边遇见朱标,他手里正拿着本《暑天劳作要诀》,新添的插画里,农人正戴着草帽耘田,旁边画着时辰表,注着“午时歇工”。
“你看这页改得如何?”朱标指着其中一幅,荷叶的影子落在书页上,“画师把你说的‘夏至耘田避开正午’特意画出来了,还标了日影长度。
”陈砚凑近细看,见旁边注着“日影短于五尺则歇”,便说:“让各州府把这图刻在村口的石碑上,用红漆描字,老远就能看清。
对了,让太医院配些解暑丹,用蜡丸封着,发给农人随身携带,万一中暑能急救。
” 午后的热风带着暑气,陈砚去了城外的染坊。
几十个染工正忙着染夏布,染缸里
”陈砚蹲下身,拨开卷曲的棉叶,见叶背爬着些芝麻大的虫子:“让农官配些辣椒水,煮得浓些,过滤后掺些皂角水,喷在叶背比烟草水管用。
另外,在棉田边种些向日葵,蚜虫喜欢往向日葵上爬,能引开不少。
” 转到稻田旁,十几个农夫正忙着耘田,脚在水里趟着,手在稻禾间拔草,泥水溅得满脸都是,却笑得敞亮。
一个戴草帽的老汉见陈砚来了,举起手里的薅锄:“娘娘您看,这新做的薅锄比旧的轻便,木柄还缠着布条,握久了不磨手!”陈砚接过薅锄,掂量着重量:“锄头的铁刃磨得够快?”老汉笑道:“按农官教的,每天收工后都要在石上磨一磨,说刃快了省力,还能少伤稻根。
就是田里的福寿螺多,啃了不少稻苗,捡了几筐扔了还是有。
”陈砚望向田埂边的麻布袋:“让农妇们把捡来的福寿螺煮熟了,挑出螺肉晒成干,能当饲料喂鸡鸭,既除了害又添了饲料。
” 离开稻田时,见路边的茶摊上围着几个歇脚的货郎,正捧着粗瓷碗喝着凉茶,碗沿还沾着些茶叶末。
“今年的官道修得平,拉货的马车省劲多了,”穿褐布衫的货郎抹了把嘴,“就是驿站的马料不够用,夜里喂的豆饼总掺着麸皮,马儿没力气。
”旁边的人接话:“听说西域有种苜蓿草,晒干了拌马料最好,就是不知道咱们这儿的坡地能种不。
”陈砚让锦衣卫记下驿站的位置——清河镇南头的老槐树下,马厩有三排石槽,回头对小翠说:“让农官从西域调些苜蓿种子,在驿站周边的荒坡试种,若是能活,明年就大面积种,马儿吃着壮实,还能省下豆饼。
” 回到宫里,陈砚在御花园的荷塘边遇见朱标,他手里正拿着本《暑天劳作要诀》,新添的插画里,农人正戴着草帽耘田,旁边画着时辰表,注着“午时歇工”。
“你看这页改得如何?”朱标指着其中一幅,荷叶的影子落在书页上,“画师把你说的‘夏至耘田避开正午’特意画出来了,还标了日影长度。
”陈砚凑近细看,见旁边注着“日影短于五尺则歇”,便说:“让各州府把这图刻在村口的石碑上,用红漆描字,老远就能看清。
对了,让太医院配些解暑丹,用蜡丸封着,发给农人随身携带,万一中暑能急救。
” 午后的热风带着暑气,陈砚去了城外的染坊。
几十个染工正忙着染夏布,染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