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老街棋声入新局

关灯
封上盖着北京的邮戳,里面只有张照片——他穿着省队的训练服,站在训练场边,身后是群练棋的孩子。

    背面写着:“欠你的,我用这辈子还。

    ” 林默把照片夹进李阳的棋谱,恰好是那页写着“周凯的破绽”的地方。

    少年的字迹旁,多了行沉稳的批注:“棋错一步能改,人心错了,也能回头。

    ” 入冬时,赵指导带着省队的教练来了趟老街。

    他们站在棋馆门口,看着林默教孩子们摆“仙人指路”,张大爷在旁边添柴火,王婶端来热气腾腾的红薯,蒸汽里混着棋子碰撞的轻响,像首熨帖的老歌。

     “省队想在老街设个训练点。

    ”赵指导往林默手里塞了个烤红薯,“你当总教练,孩子们的学费全免。

    ” 林默咬了口红薯,甜汁淌在嘴角:“我有个条件。

    ”他指着棋盘前最小的那个孩子,“得让老街的孩子,都有机会摸到正规的棋盘。

    ” 赵指导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沟壑:“早就给你备着呢。

    ” 第二年春天,老街棋馆挂上了“省队后备人才基地”的牌子。

    林默依旧穿着那件旧衬衫,只是袖口补得更整齐了些。

    他教孩子们复盘时,总会说起当年在赛场的日子,却很少提奖杯,只反复讲:“下棋先学做人,落子要想三分,做人要想七分。

    ” 李阳已经能跟张大爷对弈三局不输,他的复盘笔记攒了厚厚一摞,最新的一页画着个小小的奖杯,旁边写着:“我的目标,是带着老街的棋,走到全国赛场。

    ” 傍晚的阳光斜斜照进来,落在棋盘上的红“帅”和黑“将”上。

    林默收拾棋子的动作很慢,指尖抚过每颗棋子,像在抚摸一段段鲜活的时光。

    窗外的槐花开了,香气漫进棋馆,混着孩子们的笑闹声,与三年前那个闷热的午后重叠——那时他蹲在树下捡槐米,头顶的云慢悠悠地飘,像颗悬而未落的棋子。

     棋馆的木门吱呀作响,又有孩子跑进来,手里举着新做的棋盘:“林老师,该上课啦!” 林默抬起头,看见夕阳正落在孩子们的笑脸上,像无数颗亮闪闪的棋子,落进了老街新铺的棋局里。

     喜欢棋王林默请大家收藏:()棋王林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