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未病先防济君臣(下)

关灯
内侧。

    " 训练间隙,程处弼拄着拐杖来探望。

    这位小将军恢复得不错,见到同袍们学习包扎手法,忍不住嚷嚷:"给我也留个位置!等我伤好了..." "处弼兄别急。

    "李承乾扶他坐下,"孙师父说,你这样的伤愈者最适合当教官——亲身经历过,讲解更透彻。

    " 孙思邈闻言颔首:"殿下此言大善。

    老道正想编写《军阵急救要术》,需程小将军这样的实战之人为佐证。

    " 太医署藏书阁内,墨香与药香交融。

    李承乾正协助孙思邈编纂《贞观君臣养生录》。

    案几上摊开的书稿已有一尺多高,最上面是刚写就的"天家调养篇"。

     "师父,这段关于父皇头风的预防之法..."李承乾指着一段文字,"可否加上'五禽戏'的虎戏?那日儿臣见父皇练后,头痛减轻不少。

    " 孙思邈欣然提笔补充。

    正写着,忽听李承乾又问:"师父觉得,咱们这套'治未病'的理念,能否推广到州县?" 老道笔锋一顿,墨汁在纸上晕开一朵墨花:"殿下是说..." "儿臣查阅过典籍,各州县病死率是长安的三倍。

    "李承乾的小脸在烛光下格外认真,"若每州设一'养济院',培训医官..." 孙思邈突然放下笔,长叹一声:"殿下可知,老道为何最终答应来长安?" 李承乾摇头。

     "非为太医署藏书,非为炼丹静室。

    "老道从袖中取出一封泛黄的信纸,"是为殿下这句'一人之力有限,传道方能济苍生'。

    "他指向窗外忙碌的医学生们,"看,这才半年,就有三十颗火种了。

    " 李承乾顺着望去,只见院中医学生们正借着月光辨识药材。

    有人捧着《神农本草经》对照,有人相互考校穴位,还有人模仿孙思邈的诊脉手法... 微风拂过庭前的药圃,草叶沙沙作响。

    李承乾忽然明白,自己播下的不只是一颗医道的种子,而是一场将改变整个大唐医疗体系的春风。

     ——上工治未病,可安天下心。

     喜欢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请大家收藏:()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