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盛世常日

关灯
连绵的春雨浸润着长安城外的官道,新铺就的石板路面泛着湿润的光泽。

    一队载满丝绸的牛车缓缓前行,车轮在平整的路面上几乎没有发出声响。

     "东家,前面就是新修的驿站了。

    "年轻的车夫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指着远处青砖灰瓦的建筑。

     老商人王福生捋着花白胡须,满意地点点头:"好啊,咱们就在那儿歇歇脚。

    听说这驿站还管热水热饭,价钱也公道。

    " 驿站院内,几株新栽的梨树正开着洁白的花朵。

    身着青色官服的张巡正在核对簿册,见商队进来,连忙起身相迎。

     "老丈从长安来?路上可还顺利?" 王福生拱手还礼:"托陛下的福,这新修的官道走起来又快又稳当。

    老朽行商四十载,头一回见这么好的路。

    " 张巡笑着引众人入内:"陛下特意吩咐,各驿站都要听取商旅意见。

    老丈若觉得哪里还需改进,尽管提来。

    "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马蹄声。

    一位绯袍官员带着几个随从匆匆下马,正是奉旨巡查的刘县令。

     "张县尉,驰道养护得如何?"刘县令一边拍打袍角尘土一边问道。

     张巡恭敬禀报:"回大人,前日春雨后,下官已命人疏通了所有排水沟渠,路基完好无损。

    " 刘县令满意地点头,转向王福生:"老丈走这条路,可觉得哪里还需要改进?" 王福生想了想:"回大人,若能在险要处多设几个避雨亭..." "记下来。

    "刘县令立即对随从吩咐,"明日就安排工匠在十里坡和鹰嘴崖各建一座。

    " 驿站内渐渐热闹起来。

    几个来自江南的茶商正在讨论新到的货品,两位进京赶考的举子对坐弈棋,角落里还有个波斯商人小心翼翼地品尝着新沏的龙井。

     "这驿站修得真不错。

    "王福生啜饮着热茶感慨,"比从前那些破草棚强多了。

    " 张巡笑道:"老丈有所不知,这驿站图纸是陛下亲自审定的。

    说是既要实用,又要让往来行人感到舒适。

    " 午后,王福生的商队继续上路。

    平坦的驰道上,牛车行进速度比往日快了一倍不止。

    老商人望着路边新栽的杨柳,忽然对车夫说:"小子,你可知道,老汉我年轻时运货去洛阳,要走整整半个月。

    如今有了这驰道,五六日就能到了。

    " 车夫好奇地问:"东家,您说陛下为何要费这么大功夫修路啊?" 王福生眯起眼睛:"老汉活了这么大岁数,见过不少达官贵人。

    像陛下这样真心为百姓着想的,还真是头一回见。

    " 与此同时,长安城太医署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医术交流正在进行。

    晋阳公主身着素雅衣裙,正向数十位医者讲解新编的《急救手册》。

     "诸位请看,这是改良过的止血法。

    "她熟练地在模型上演示着,"孙真人说,压迫止血时要注意避开主要经脉..." 前排几位深目高鼻的胡医认真记录,不时提出疑问。

    一位波斯医师举手问道:"公主殿下,若是箭伤入腹,该如何处置?" 晋阳公主从容应答:"这要分三种情况..."她条理分明的讲解,引得众人连连点头。

     交流结束后,小公主留下几位胡医,虚心请教他们家乡的疗法。

    大食医师展示了一种用骆驼刺治疗腹痛的偏方,天竺僧人则演示了独特的按摩手法。

     "殿下如此虚心向学,实在令人敬佩。

    "大食医师由衷赞叹。

     晋阳公主浅笑:"医者仁心,本就不分国界。

    若能多学得一方一术,或许就能多救一人性命。

    " 夕阳西下时,李承乾微服来到太医署接妹妹回宫。

    见她还在一丝不苟地整理笔记,不由心疼道:"兕子,该歇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