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万里海疆

关灯
"皇帝英明!我国天文学家正是用此类镜片观星。

    " "妙极!"李承乾当即下令,"着司天监与太医署合作,研制观星仪器。

    " 离开太医署,李承乾顺道视察了正在扩建的国子监。

    新任祭酒孔颖达引他参观了新建的"番学馆",这里专门教授波斯、大食、天竺等国的语言文字。

     "陛下,如今已有百余名生员在学番语。

    假以时日,必能为朝廷培养出精通番语的栋梁之才。

    " 李承乾满意地点头:"孔卿用心了。

    记住,不仅要学其语言,更要通晓其典籍、科技。

    " 行至藏书楼,李承乾发现几位胡人学者正在整理书籍,其中一人正在小心翼翼地抄录《孙子兵法》。

     "这是..." "回陛下,这是波斯王子派来的学者,说要翻译大唐典籍带回本国。

    "孔颖达解释道,"臣按陛下旨意,准许他们抄录非机密书籍。

    " "很好。

    "李承乾叮嘱道,"文化交流,贵在互鉴。

    他们学我们的,我们也要学他们的。

    " 回宫途中,李承乾特意绕道西市。

    在一家新开的波斯商铺前,他驻足观看匠人演示玻璃制作技艺。

    那晶莹剔透的材质,精湛的吹制手法,引得围观百姓阵阵惊叹。

     "陛下若喜欢,微臣可命人学习此技。

    "随行的将作监少监小声说道。

     李承乾却摇头:"强学不如请师。

    你去与那波斯商人商议,重金聘请几位匠师到将作监任教。

    " 次日清晨,李承乾在麟德殿接见波斯使者。

    使者献上精美的地毯、珠宝,还有一册用金线装订的典籍。

     "伟大的皇帝,这是我波斯最负盛名的医学家所着《医典》,今特献于陛下。

    " 李承乾郑重接过,转手交给身旁的晋阳公主:"朕的皇妹精通医术,此书就由她保管研究。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小公主如获至宝,当场就翻阅起来,不时与身旁的孙思邈低声讨论。

    使者见状,惊讶地说:"想不到大唐公主如此博学!" "朕的皇妹不仅通医术,还精通数国语言。

    "李承乾自豪地说,"将来或许能与你国学者直接交流。

    " 会谈结束后,李承乾召集群臣,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在广州、泉州、明州三地设立市舶司,统一管理海上贸易。

     "各市舶司由朝廷直接管辖,设提举一人,副使二人,务必选用清廉能干之臣。

    "李承乾特别强调,"海贸之利,当取之于商,用之于民。

    " 户部尚书崔敦礼立即提出:"陛下,市舶司税收该如何分配?" "三成归入国库,三成用于水师建设,三成留在当地修筑道路、学堂,最后一成作为官吏养廉银。

    "李承乾早已深思熟虑,"具体细则,由政事堂拟定。

    "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跪倒在地:"陛下,安西急报!大食军队突袭波斯,波斯王遣使求援!" 殿中顿时一片哗然。

    侯君集立即出列:"陛下,臣请率精兵三万,驰援波斯!" 李承乾却沉吟不语。

    良久,他缓缓说道:"大食此举,意在试探我大唐反应。

    若贸然出兵,正中其下怀。

    " "陛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