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东溟奇岛

关灯
陆战亦可用。

    "水师都督建议道。

     李承乾却摇头:"火器虽利,杀伤过甚。

    朕宁可以德服人,非不得已不动干戈。

    " 巡视期间,李承乾特意召见了当地渔民和曾随张亮出航的水手,详细询问东海风情。

    一位老渔翁的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二十年前小人在外海捕鱼,曾见东极处有山影,高耸入云,时有火光..." 李承乾心中一动,命人详细记录。

    回京后,他立即召集通晓地理的官员查证,终于在古籍中找到线索——东海之外,或有火山列岛! "传旨张亮,明年开春二探东海,务必找到这处火山岛!"李承乾兴奋地说,"若得此天然硫磺产地,我大唐火药制作将不再受制于人!" 贞观二十四年冬,长安城张灯结彩准备新年时,一支特殊的使团从流求归来。

    他们不仅带回了大量硫磺、珍珠,更带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流求以南的大岛上,竟有懂得铸铁、耕作的先民,相传是先秦时期徐福后裔! 李承乾连夜召见使团首领。

    那位年轻官员激动地描述:"...其人自称'闽越遗民',言语与吴越略通,祭祀仪式竟与《周礼》记载相似..." "徐福东渡,竟非虚言?"李承乾喃喃自语。

    他立即命史官查阅典籍,果然找到秦始皇派徐福携童男女出海求仙的记载。

     "陛下,若真为华夏苗裔,当速收归版图!"马周建议道。

     李承乾却更为深思熟虑:"不急。

    先派学者前往,考其语言、礼俗。

    若确系同源,再行招抚不迟。

    " 春节大朝会上,李承乾宣布设立"东海道",辖蓬莱、流求等新附岛屿。

    同时颁布《劝海令》,鼓励商人出海贸易,官府提供低息贷款和护航。

     诏令一出,沿海商贾沸腾。

    仅半月间,登记出海的商船就达百余艘。

    李承乾又命将作监设计专门的商船——比战船更宽大舒适,载货量更多。

     元宵佳节,李承乾携晋阳公主微服出宫观灯。

    走在熙攘的街市上,他们听到不少关于海外的议论。

     "听说蓬莱岛上珍珠大如龙眼..." "流求土地肥沃,插根筷子都能发芽!" "张将军又要出海了,这次招募水手月钱五贯..." 小公主仰头看着皇兄:"百姓们似乎不怕出海了?" 李承乾含笑点头:"利之所在,民不畏险。

    朕要的正是这股闯劲!" 三月里,两支探险船队同时从登州和广州启航。

    东去的由张亮率领,目标直指那神秘的火山岛;南下的则是一支商队,携带着丝绸、瓷器,将首次尝试直航天竺。

     送行仪式上,李承乾亲手将两面锦旗授予两位统帅:"此去不论发现几何,务必平安归来。

    朕在长安,日日南望!" 春风吹拂,战船鼓帆。

    站在高处远眺的皇帝不知道,这两支船队的征程,将彻底改变大唐与海洋的关系。

    而在更遥远的未来,这些勇敢航海者的足迹,将编织成一张覆盖东西洋的巨网,让"唐人"之名响彻万邦。

     晋阳公主轻轻拉住皇兄的衣袖:"等儿臣长大了,也要乘大船去看那些奇岛..." 李承乾宠溺地摸摸她的头:"会有那一天的。

    朕要让大唐的船只,航行到所有阳光照耀的海域!" 海天一色处,白帆渐行渐远,如同投向蔚蓝深处的种子,终将在遥远的彼岸,开出绚丽的花朵。

     喜欢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请大家收藏:()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