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天终于亮了

关灯
看起来更加苍老和疲惫,他全身的气焰仿佛忽然熄灭了一样,萎靡的坐在那里。

     “我母亲说,她从不后悔曾经救过你,这是她为人之本,她不会见死不救,她只后悔,在得知父亲死讯的时候,没能亲自给他报仇,手刃仇人。

    ” 君鹤晏刚死的时候,沈柔雨不知道仇人是谁,后来她终于知道仇人是谁,却已经不能痛下杀手了,因为锦帝一人死不足惜,天下黎民百姓却不能跟着他受苦,更何况还有三万沂临军的冤情要申,所以锦帝不能死,沈柔雨明知仇人就在眼前也不能杀。

     锦帝神色复杂道:“丹朱,你像你的父母一样心慈手软。

    ” “陛下觉得丹朱应该如何做,趁你没有防备的时候刺杀于你?还是为报父仇举兵造反?如果每个人都为了一己私欲引发战乱,那这天下恐怕要永无宁日了。

    ” 锦帝问:“你不准备将我当年做过的事说出来?” 祁丹朱轻轻摇了下头,“如你所说,你所做的那些事如果传扬出去,必定会引起各方势力角逐,最后受苦的还是百姓。

    ” 至少在君行之可以稳住朝纲之前,锦帝绝不能死。

     锦帝沉吟问:“那你想要什么?” “我要你还我父亲和沂临军清白,惩治罪人,将真相公布于天下。

    ” “这不难。

    ”锦帝道。

     “我还要你论功行赏,给每一位沂临军他们该有的赏赐,另外为他们立英雄碑,每年亲自祭拜,跪地磕头。

    ” 锦帝微微皱眉,但没有开口拒绝。

     “沂临县有恩于你,我要你保沂临县百年太平,如果沂临军有家人幸而活在世上,皆要厚待。

    ” 锦帝轻轻点头,“可以。

    ” “最后……”祁丹朱深深看了他一眼,“我要你将我娘从宫名录上除名,从此以后世上再无柔妃。

    ” 锦帝脸色黯了下去,他沉默许久,缓慢地点了点头。

     他强留在身边的女人,终究不属于他。

     他拿起手里的信件问:“这个你打算怎么处理?” “陛下手里这个不过是拓印件,真的信件保留在我手里,我不会拿出来公诸于世,但也不会给你,就留在我手里当是我们的保命符,毕竟陛下您寡廉鲜耻,心肠歹毒,说不定哪日就想秋后算账,请您见谅,我为了保全父亲旧部的安全,不得不留一张保命符在手里。

    ” 锦帝面色阴沉,但也知道不能强求更多,这已经是最好的局面。

     祁丹朱看着锦帝,眸中寒意慑人,“从今往后,陛下需得做一位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否则我这张保命符就会变成了陛下的催命符,将之公诸于世。

    ” 锦帝沉声道:“你威胁朕?” “对,我就是在威胁您。

    ”祁丹朱坦然承认,毫不畏惧地看着他。

     锦帝面色闪过一丝难堪,迟疑道:“只要朕按你说的做,你真的不会把这封信拿出来?” “我不必骗你。

    ” 锦帝沉默了一会儿,问:“你不会不甘心吗?” 祁丹朱垂眸,轻笑了一下,声音悠悠道:“陛下,我刚得知真相的时候,曾经恨大祁,恨你,甚至恨每一个人。

    ” “我甚至想过直接冲进你的宫殿里,一刀杀了你,或者放一把火,直接将整个皇宫都烧得一干二净,我经常想,我与其苟且偷生的活着,不如跟您同归于尽,一了百了,直接下去跟父母团圆。

    ” “我总问自己,凭什么我的父亲死得那么凄惨,凭什么我的母亲受了那么多苦,而你们这些人却可以享受着沂临军用生命换回来的平和跟荣华富贵,尽情享乐,那时我真的很想将这歌舞升平的世道都摧毁,最好能让你们重临战火,这样你们就会记起他们都为你们付出过什么。

    ” “那你后来为什么没有那么做?” “因为有一日我忽然想明白了。

    ”祁丹朱回忆起往事,眸色微微动了动,眼神变得柔软。

     “行之刚来京城的时候,其实我还未下定决心究竟要走哪一条路,是该直接杀了你,还是该按照计划一步步缓慢的进行。

    ” “月夕节那日,我跟行之站在白玉石桥上,看着桥下的万家灯火,我忽然想通了。

    ” 锦帝看着她眼中泛起的温软眸光,微微怔然,他曾经在沈柔雨的脸上看到过相同的神情,是沈柔雨每次提起君鹤晏时才会表露出的神情。

     “想通了什么?”他不自觉问。

     “我问行之如今的盛世因何而来,行之说来源于贤明的君主,热血的将士,为国为民的良臣,还有勤勤恳恳的百姓,这些缺一不可。

    ” 祁丹朱想起君行之那时的模样,忍不住轻笑了一下,“然后我又问,若是其中一样被破坏了会如何?行之说,君王不贤,会乱,将士怯懦,会弱,朝臣贪私,会腐,百姓不劳,会穷。

    ” 锦帝眼神微动,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祁丹朱微微吸了一口气,释然道:“那时我才想通,如今的太平盛世不是你或者我父亲一个人换来,而是天下百姓一起努力的结果,我没有资格破坏这份安稳。

    ” 所以那个时候她才终于下定决心走第二条路,一步一步按照计划行事,同时也决定了欺骗君行之。

     祁丹朱稍微沉默了片刻,语气一转,冷冽疏淡道:“所以我没有什么不甘心的,你虽非明君,但朝野之中不乏良臣,百姓安居乐业便已经够了。

    ” 锦帝挑眉,“良臣?” 他想起刚才在朝堂上违背他命令的那些臣子,忍不住心中一阵不悦,显然他和祁丹朱对良臣的定义不同。

     祁丹朱抬眸看他,掷地有声地反问:“陛下,刚才跪在地上的每一位大臣,哪一位不是良臣?” 锦帝怔然。

     祁丹朱朗声道:“他们心中有天下,有百姓,有万民,这才是朝廷的肱骨之臣,陛下心中所谓的良臣,是心中只有陛下的走狗,那样的臣子对您来说是良臣,对天下来说却是奸佞,天下从不是你一人的天下,而是百姓的天下,若朝臣只为你一人之臣,百姓们就要苦了。

    ” 锦帝心中震颤,怔愣看着她,他蓦然想起了沈关山,想起了吴赤东,还想起了很多人。

     这些他喜欢的臣子们,无一不是在他面前阿谀奉承,背地里却坑害百姓,他们只会按照他的命令行事,却从不会思考什么是对百姓好的,于百姓来说,他们是贪官污吏,绝非良臣。

     祁丹朱看着他的眼睛,沉声道:“我既为君鹤晏和沈柔雨之女,自当继承父母的遗志,绝不会为了一己私仇,破坏山河稳固。

    ” 她如果只想杀了锦帝,那么她有很多机会可以动手,可黎明苍生和天下百姓压在她的心头上的,她不能那么做。

     祁承乾不是仁君,但他处事果绝,手段狠辣,能做乱世之君,不然君鹤晏和孟怀古当初也不会选他做帝王,最重要的是百姓不能再承受动荡之苦,所以大祁不能乱。

     从始至终,君鹤晏从未想过要夺取江山,他助锦帝登基不过是为了平乱世,锦帝忘记了初衷,君鹤晏却一刻未忘,沈柔雨跟他心意相通,自然懂他所求。

     祁丹朱作为他们的女儿,自当秉承他们的遗志,绝不为一己之仇,让战火再度波及数十万百姓。

     她不想做英雄,但她的父亲是英雄。

     “只要陛下还沂临军清白,让父亲和母亲在泉下能安,那么……”她后退一步,对着锦帝拱手,沉声道:“丹朱唯愿江山安稳,河清海晏,百姓和乐。

    ” 锦帝微微张大眼睛,心中震颤,沉默地看了她许久。

     他忽然意识到,他这一辈子都输给了君鹤晏,而且早就一败涂地。

     …… 一刻钟后,锦帝和祁丹朱重新回到了大殿里,百官听过吴赤东的认罪书之后,无不气红了眼眶,大殿里的气氛是从未有过的沉重。

     沈关山低头跪在地上,被迫听了一遍自己的罪行,他承受着众人指责的目光,如芒刺在背。

     大家无不愤怒地看着他,有的忍不住怒骂出声,有的甚至想冲过来打他,还好有护卫拦着。

     沈关山忍不住觉得颜面无光,去年这个时候,他还站在这里呼风唤雨,没想到转眼间,他就变成了人人唾骂的对象,连这些小官小吏都能爬到他的头上。

     不过他并不担心,他与锦帝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他笃定锦帝一定会有办法解决此事。

     他老神在在地跪在那里,半阖着眼睛,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看得周围的官员更加气愤。

     气氛僵持着,锦帝突然跑了进来,踉跄的脚步声,打破了殿内的僵局。

     锦帝头发散乱着,面容漆黑,双目通红,看起来像受了什么刺激,神色激动。

     他直接冲到沈关山面前,拽住沈关山的衣领,将他提起来,怒斥道:“是你害死了君大哥和三万沂临军!是你差点害死了太子!” 沈关山愣了一下,不明所以地看着锦帝,张口想说话,却被锦帝勒着脖子说不出话来,忍不住变了面色,拍打着锦帝的手臂,想要挣脱锦帝的钳制。

     锦帝仰天怒吼,大喝一声:“你欺朕二十年,害得君大哥和沂临军含冤惨死,还害得朕跟太子骨肉分离!你死不足惜!朕今日就替大哥和沂临军报仇雪恨!” 他吼完之后,不待众人反应,一把抽出孟九思腰间的配剑,一剑捅进了沈关山的胸口。

     霎时鲜血喷涌而出,沈关山瞪大眼睛,眼珠里布满鲜红的血丝,他难以置信地瞪着锦帝,只发出一个模糊的音节来,“你……” 锦帝用力,将剑捅得更深,沈关山瞪着眼睛,一句话也没说出来就毙了命。

     众人不自觉倒吸了一口凉气,愕然看着眼前这一幕。

     锦帝双手脱力,将沈关山扔到地上,沈关山瘫倒在地,彻底没了呼吸。

     祁丹朱站在锦帝身后,垂目看着地上死不瞑目的沈关山。

     沈关山找过那么多替死鬼给自己挡罪,一次又一次躲过了责罚,甚至不惜将自己儿子推了出去,这一次,他也成了锦帝的替死鬼。

     杀人者人恒杀之,不过是咎由自取。

     锦帝扔掉沾满鲜血的剑,全身颤抖着跪地大哭:“义兄!是朕对不起你!让你蒙受了二十年的冤屈,今日弟弟终于能为你沉冤昭雪了!” 随着锦帝一声撕心裂肺的大喝,群臣纷纷跪了下来,乌压压跪了一片,君行之看着祁丹朱,也跟着跪了下来。

     陈皇后忍不住痛苦,呜咽出声。

     祁丹朱抬眸,含泪看向殿外。

     雪后初霁,阳光穿透厚厚的云层,殿外响起钟声,群雁展翅飞起,朝阳倾洒而下,照亮了整个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