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天子之疑,金簪试探
关灯
小
中
大
皇宫,文德殿。
暖炉里的银炭烧得正旺,殿内温暖如春。
但宋徽宗赵佶的心,却比殿外的冻雨还要冰冷。
他独自一人站在殿中,背着手,烦躁地看着眼前一幅新得的王维《雪溪图》。
画中山水静谧,意境悠远,本是他最爱的格调。
可现在,他却怎么也看不进去,只觉得那画上的皑皑白雪,像极了昨夜汴河上那些死者的惨白脸庞。
作为一位艺术成就登峰造极的帝王,他追求的是极致的和谐与美。
他将整个大宋天下,都视作自己最宏伟的一件艺术品,他要的是笔触精妙,设色典雅,意境高远。
而“人桩血佛”、“汴河炸船”这两件惊天大案,却像是两滴最肮脏的浓墨,粗暴地甩在了他精心绘制的盛世画卷上,充满了不和谐的、令他作呕的丑陋。
更让他烦躁的,是这种失控的感觉。
他这位天子,竟然是从塘报和奏折中,才得知自己的都城发生了这等骇人听闻之事。
“高爱卿,”赵佶终于转过身,声音里听不出半点喜怒,“禁军塘报说,昨夜汴河之上,有水匪火并,可有此事?” 侍立在侧的太尉高俅立刻出列,躬身奏道:“回陛下,确有此事。
乃是汴京漕帮,与一伙不明身份的江洋大盗械斗,不幸波及了一艘应奉局的花石纲船只。
臣已下令禁军,严查此事!” 他三言两语,就将一场通敌卖国的惊天阴谋,轻描淡写地定性为了“水匪火并”。
“哦?”赵佶的尾音拖得很长,他那双善于鉴赏书画的眼睛,此刻正细细地审视着高俅的脸,仿佛在欣赏一幅破绽百出的赝品。
“那开封府呈上来的奏报,又为何说,船上有辽国武士,和成箱的走私铁甲?甚至,还发现了羽林卫特制的箭羽。
难道李彦绩那个蠢货,敢欺瞒于朕?还是说,我大宋的江洋大盗,如今都用上辽国的兵器和禁军的
暖炉里的银炭烧得正旺,殿内温暖如春。
但宋徽宗赵佶的心,却比殿外的冻雨还要冰冷。
他独自一人站在殿中,背着手,烦躁地看着眼前一幅新得的王维《雪溪图》。
画中山水静谧,意境悠远,本是他最爱的格调。
可现在,他却怎么也看不进去,只觉得那画上的皑皑白雪,像极了昨夜汴河上那些死者的惨白脸庞。
作为一位艺术成就登峰造极的帝王,他追求的是极致的和谐与美。
他将整个大宋天下,都视作自己最宏伟的一件艺术品,他要的是笔触精妙,设色典雅,意境高远。
而“人桩血佛”、“汴河炸船”这两件惊天大案,却像是两滴最肮脏的浓墨,粗暴地甩在了他精心绘制的盛世画卷上,充满了不和谐的、令他作呕的丑陋。
更让他烦躁的,是这种失控的感觉。
他这位天子,竟然是从塘报和奏折中,才得知自己的都城发生了这等骇人听闻之事。
“高爱卿,”赵佶终于转过身,声音里听不出半点喜怒,“禁军塘报说,昨夜汴河之上,有水匪火并,可有此事?” 侍立在侧的太尉高俅立刻出列,躬身奏道:“回陛下,确有此事。
乃是汴京漕帮,与一伙不明身份的江洋大盗械斗,不幸波及了一艘应奉局的花石纲船只。
臣已下令禁军,严查此事!” 他三言两语,就将一场通敌卖国的惊天阴谋,轻描淡写地定性为了“水匪火并”。
“哦?”赵佶的尾音拖得很长,他那双善于鉴赏书画的眼睛,此刻正细细地审视着高俅的脸,仿佛在欣赏一幅破绽百出的赝品。
“那开封府呈上来的奏报,又为何说,船上有辽国武士,和成箱的走私铁甲?甚至,还发现了羽林卫特制的箭羽。
难道李彦绩那个蠢货,敢欺瞒于朕?还是说,我大宋的江洋大盗,如今都用上辽国的兵器和禁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