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传承不辍,泽被万代

关灯
第十九章传承不辍,泽被万代 李阳的八十大寿,成了整个大夏国的盛典。

     从洛阳到漠北,从江南到西域,各地的百姓都自发摆起了“长寿宴”,桌上最显眼的,必是用土豆、玉米、番薯做成的佳肴。

    有个西域商人特意赶来,献上一匹用金线织着土豆花纹的地毯,说是“走遍三十国,从未见过能让万民同庆的作物”。

     寿宴设在农展馆后的园子里,没有奢华的排场,只有几张木桌,坐着当年李家村的老伙计、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将领、还有如今的辅政大臣。

    王大爷早已作古,他的孙子捧着一坛陈酿的玉米酒,跪在地上哭着说:“李爷爷,俺爷临闭眼还念叨,要给您多送几车新收的土豆……” 李阳扶起他,眼眶也有些发热。

    苏婉儿坐在他身边,虽也满头银发,眼神却依旧清亮,正笑着给孩子们分土豆糕:“慢点吃,锅里还有呢。

    ” 已是辅政大臣的李稷起身敬酒:“父皇一生,以农为本,以民为天。

    如今大夏粮仓充盈,百姓安乐,皆是父皇之功。

    ” 李阳摆摆手:“我不过是引了条路,路是你们一步步走出来的。

    ”他看向满座的晚辈,“记住,不管将来大夏多强盛,都不能忘了种地的辛苦,不能让百姓饿肚子。

    ” 众人齐声应诺。

     寿宴后,李阳执意要再去看看当年的李家村。

    马车颠簸着走在新修的官道上,他掀开帘子,看着路边金灿灿的稻田、硕果累累的玉米地,还有田埂上忙碌的农人,嘴角忍不住上扬。

     到了李家村,早已不是当年的破败模样。

    青砖瓦房整整齐齐,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老人正围着石桌下棋,旁边的孩童在玩“种土豆”的游戏——用泥巴捏成土豆模样,埋进土里,盼着第二天能“长”出更多。

     一个穿粗布衫的老农认出了李阳,吓得手里的锄头都掉了,慌忙跪下:“参见共主陛下!” 李阳赶紧扶起他,笑着问:“今年的收成怎么样?” “好!好得很!”老农激动地说,“土豆亩产快到三千斤了,玉米也有两千斤!家里存的粮食够吃三年,孩子们还能去学堂念书,这都是托您的福啊!” 他拉着李阳去看自家的地窖,里面堆满了窖藏的土豆,黄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