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田埂传艺,声名渐起
关灯
小
中
大
第二十六章田埂传艺,声名渐起
秋阳暖暖地晒在打谷场上,新收的土豆堆成了小山,黄澄澄的,映得人眼睛发亮。
李阳正指挥着村民们分拣,大的装袋准备入窖,小的挑出来做种,烂了的则堆在一旁,等着沤成肥料。
“李阳兄弟,县太爷派人来啦!”村口传来王大爷的吆喝声。
李阳直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只见两个穿着青色公服的差役跟着王大爷走来,身后还跟着几个扛着锄头、背着竹篓的汉子,看打扮像是邻村的农户。
为首的差役拱手笑道:“李大哥,县太爷特意嘱咐,让这几位老哥跟着你学学土豆种植的门道。
他们是十里铺的,听说咱村的土豆亩产比他们种的粟米多三成,眼热得紧呢。
” 那几个十里铺的汉子赶紧上前作揖,为首的黑脸汉子局促地搓着手:“李兄弟,俺们村去年遭了涝,地里的庄稼全毁了。
听县太爷说你这土豆不怕涝,还长得壮,就想来讨点法子,让乡亲们能混口饱饭。
” 李阳看着他们皴裂的手掌和期盼的眼神,忽然想起梦里秦琼在江南开“土豆学堂”的情景。
那时觉得是帝王策略,此刻却只觉得是再寻常不过的事——都是种地人,谁不盼着地里多打粮? “啥讨不讨的,都是庄稼人,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李阳拿起一个带着泥土的土豆,“走,我带你们去地里瞅瞅,从选种到起垄,一步一步说给你们听。
” 他领着众人往自家地里走,苏婉儿提着水壶跟在后面,见李阳讲得起劲,便悄悄把水壶递给那几个汉子,让他们润润嗓子。
“选种就得挑这样的,”李阳蹲在田埂边,指着一堆留种的土豆,“表皮光滑,芽眼饱满,个头中等最好。
太大的费种,太小的出芽弱。
你们看这芽眼,得像这样冒出白尖的,才是好种。
” 黑脸汉子赶紧掏出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捡了几个样品放进去,嘴里念叨着:“记着了,芽眼冒白尖,个头中等……” “还有这地,”李阳又指向翻好的土地,“土豆喜肥,最好先施足底肥,草木灰、农家肥都行。
起垄也有讲究,得高些,宽些,这样下雨不积水,根须能扎得深。
”他拿起锄头比划着,“垄高得有这么些,两尺宽,行距三尺,株距一尺五,这样通风好,结的土豆才大。
” 众人听得认真,有个戴草帽的汉子忍不住问:“那要是天旱了咋办?俺们村没那么多水浇地。
” “这土豆耐旱,但苗期得浇透。
”李阳想起自己改良的简易水车,“你们可以做个脚踏的水车,几个人轮流踩,把河里的水引到地里。
李阳正指挥着村民们分拣,大的装袋准备入窖,小的挑出来做种,烂了的则堆在一旁,等着沤成肥料。
“李阳兄弟,县太爷派人来啦!”村口传来王大爷的吆喝声。
李阳直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只见两个穿着青色公服的差役跟着王大爷走来,身后还跟着几个扛着锄头、背着竹篓的汉子,看打扮像是邻村的农户。
为首的差役拱手笑道:“李大哥,县太爷特意嘱咐,让这几位老哥跟着你学学土豆种植的门道。
他们是十里铺的,听说咱村的土豆亩产比他们种的粟米多三成,眼热得紧呢。
” 那几个十里铺的汉子赶紧上前作揖,为首的黑脸汉子局促地搓着手:“李兄弟,俺们村去年遭了涝,地里的庄稼全毁了。
听县太爷说你这土豆不怕涝,还长得壮,就想来讨点法子,让乡亲们能混口饱饭。
” 李阳看着他们皴裂的手掌和期盼的眼神,忽然想起梦里秦琼在江南开“土豆学堂”的情景。
那时觉得是帝王策略,此刻却只觉得是再寻常不过的事——都是种地人,谁不盼着地里多打粮? “啥讨不讨的,都是庄稼人,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李阳拿起一个带着泥土的土豆,“走,我带你们去地里瞅瞅,从选种到起垄,一步一步说给你们听。
” 他领着众人往自家地里走,苏婉儿提着水壶跟在后面,见李阳讲得起劲,便悄悄把水壶递给那几个汉子,让他们润润嗓子。
“选种就得挑这样的,”李阳蹲在田埂边,指着一堆留种的土豆,“表皮光滑,芽眼饱满,个头中等最好。
太大的费种,太小的出芽弱。
你们看这芽眼,得像这样冒出白尖的,才是好种。
” 黑脸汉子赶紧掏出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捡了几个样品放进去,嘴里念叨着:“记着了,芽眼冒白尖,个头中等……” “还有这地,”李阳又指向翻好的土地,“土豆喜肥,最好先施足底肥,草木灰、农家肥都行。
起垄也有讲究,得高些,宽些,这样下雨不积水,根须能扎得深。
”他拿起锄头比划着,“垄高得有这么些,两尺宽,行距三尺,株距一尺五,这样通风好,结的土豆才大。
” 众人听得认真,有个戴草帽的汉子忍不住问:“那要是天旱了咋办?俺们村没那么多水浇地。
” “这土豆耐旱,但苗期得浇透。
”李阳想起自己改良的简易水车,“你们可以做个脚踏的水车,几个人轮流踩,把河里的水引到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