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新芽破土,暖意渐生

关灯
过自己的名字刻在石头上,还是因为种庄稼……” 李阳看着石碑,忽然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农展馆”。

    没有壁画,没有陈列,可这名字里藏着的情义,这凿痕里刻着的实在,比任何展品都动人。

     【检测到互助社成立,奖励“简易温室搭建图纸”,可用于培育早春幼苗。

    】 系统的奖励很及时,李阳拿着图纸琢磨着,忽然对周先生说:“等天再冷些,咱用这法子搭几个温室,育些早春的土豆苗。

    开春一到就能种,比往年能早收一个月。

    ” 周先生眼睛一亮:“好主意!我这就让人准备材料,木材不够,就用咱救灾剩下的木板。

    ” 夕阳西下时,周先生要回州城了。

    临走前,他握着李阳的手说:“明年开春,我请你去各州的互助社讲讲。

    不是以‘教习’的身份,就以一个种地人的身份,给他们说说这石碑上的字,说说咋把地种好。

    ” 李阳点头应了。

    看着马车远去,他转身往地里走,想去看看那些耐涝的嫩芽。

    暮色里,苏婉儿和李稷正蹲在田埂上,给嫩芽盖棉絮。

    李稷的小手冻得通红,却学得有模有样,把棉絮铺得平平整整。

     “爹,你看我盖的,像不像给芽儿盖被子?”李稷仰起脸,眼睛亮晶晶的。

     “像,比你娘盖的都好。

    ”李阳摸了摸儿子的头,心里暖暖的。

    他想起系统的“天下粮仓”,或许它从不是要装满多少仓库,而是要让这样的暖,从李家村的田埂开始,一点点传到十里铺,传到州城,传到更远的地方——就像这破土的新芽,哪怕顶着霜,也照样往上长。

     回到草棚时,王大爷正领着几个村民在记互助社的账。

    昏黄的油灯下,他们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一群忙碌的庄稼人。

    李阳凑过去看,见上面写着“张三出麦种五斤,李四出锄头两把,记工三日”,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子认真。

     他忽然觉得,这场灾后的日子,比梦里的盛世更让人踏实。

    没有金銮殿,没有百官朝拜,可这草棚里的油灯,田埂上的嫩芽,石碑上的名字,还有身边人的笑,都带着活生生的热气,把日子焐得暖烘烘的。

     或许,这就是系统最终的答案——它从不是要他成为谁,而是要他守住这烟火气,守住人对土地的信,对日子的盼,守住每一颗种子破土时,那声细微却坚定的响。

     夜色渐深,李阳躺在草铺上,听着外面的风声。

    系统没有再弹出提示,他却睡得格外安稳。

    梦里,他又回到了李家村的土地上,阳光正好,他埋下第一颗土豆种,苏婉儿蹲在旁边,笑着说:“等它长出来,咱就有饭吃了。

    ” 那声音,和现实里的一模一样。

     喜欢李大哥的种田争霸路请大家收藏:()李大哥的种田争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