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两界春

关灯
第三百章:两界春 春分那天,李阳在学校后院的菜畦里种下了最后一把向日葵种子。

    泥土被指尖揉碎,带着雨后的湿润,混着去年秋收时埋下的草木灰,散发出微甜的气息。

     “李老师,您看这土,比去年松多了。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蹲在旁边,手里捏着颗种子,小心翼翼地放进挖好的浅坑,“您教的堆肥法真管用!” 李阳笑着点头,帮她把土盖好。

    这两年村里的土地变化肉眼可见,沙土地变得保水了,板结的黏土地能攥出松松软软的团,连田埂边的野草都长得比往年旺盛。

    老馆长寄来的农业古籍里说“土肥则万物生”,原来千年前的道理,放到现在依旧适用。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小周发来的视频通话。

    接通后,屏幕里出现博物馆的新展厅,背景是巨大的环形屏幕,左边播放着汉代农民春耕的场景,牛拉着犁,人跟在后面撒种;右边是现代的智能播种机,在田里划出整齐的线条。

     “李哥,今天开展,你看这对比展,观众都说震撼!”小周举着手机转了圈,镜头扫过一群戴红领巾的孩子,正围着展柜里的种子标本叽叽喳喳,“解说词我用了你说的‘种子记得每一代的耕耘’,爷爷说这话比教科书还实在。

    ” 李阳刚要说话,屏幕里突然闯进个熟悉的身影——老馆长端着个搪瓷缸,慢悠悠地走过来,看见李阳就笑:“小子,村里的麦子该返青了吧?记得多浇水,别学当年在古代,让二丫追着你骂‘懒汉’。

    ” 李阳的脸一下子热了。

    老馆长总爱拿他偶尔说漏嘴的古代记忆打趣,却总能在玩笑里点透最实在的理。

    他望着屏幕里老馆长鬓角的白霜,忽然发现,老人的笑容和村里的张大爷、王大爷越来越像,都带着土地般的宽厚和温暖。

     “知道了,”李阳说,“刚看了墒情,墒值正好,就等下周的春雨了。

    ” 挂了电话,小姑娘仰着头问:“李老师,您真的去过古代吗?就像故事里说的那样?” 李阳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想起铜柱碎片里闪过的油菜花田,想起二丫笑着喊他回家吃饭的声音。

    他蹲下来,指着刚种好的向日葵种子:“就像这些种子,今年种下去,明年开花,后年结新的种子,一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