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精钢重甲

关灯
匆匆退出了弥漫着紧张与算计的议事堂。

     大周各地的乡绅之所以能长久不倒,其根源,还是在朝廷之中。

     科举给大家族、宗族、庶族地主们提供了机会,这些较为有实力的群体,为了在封建社会的环境下得到发展与庇护,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要培养一个能考上科举的读书人。

     而这些家族培养出来的读书人一旦中举做官,最初的动机一定是为了做官以后来庇护整个家族,这就是所谓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早年钱家曾经出过一个进士,官居三品,但可惜的是,这个钱家的进士只维持了家族几年的兴旺,就英年早逝了。

     倘若这个进山能多活几年的话,当前黑山县最大的家族一定是钱家,而不是郭家。

     好在八年前,钱家的子弟中,又出了一名举人,在家族的供奉下,如今已经是官居五品,在平安府担任同知,这也是钱家当前最大的依仗。

     “今晚你去安排好人手,加强坞堡的守备,三日后,我倒要看看这小小的县令能搞出什么幺蛾子出来!” 钱宝山说我,转身回到了卧室…… …… 清晨的秦家村,气氛有些诡异。

     一边是村中老幼妇孺,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贴窗花,挂对联,声声爆竹透着浓浓的年味。

     而在另外一边,民壮团的成员正在磨刀霍霍,将一件件兵器打磨得锃明刷亮,阳光下,泛出令人生畏的寒光。

     此时的秦明,这来到的村子的北边。

     这里有一排崭新的民房,而在其后院的空地上,则建起了一个炉子,旁边放置着风箱,手锤、砧子、大锤、磨石等工具。

     炉子旁堆积着小山似的上好焦炭和黑黝黝的铁矿石——这是他与肖青山达成协议后,官府特许供应的“物资”。

     “见过秦大人!” 九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早已肃立在炉旁等候,见到秦明,立刻齐声抱拳行礼,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与感激。

     若非秦明收留,他们这些流亡的铁匠,恐怕早已冻毙在去岁的风雪中。

     “我需要二十件重甲,就按照边军重甲兵的制式打造。

    ” 秦明拿起火炉旁放着的一片甲胄铁片看了一眼后,对这几人说道。

     这些铁匠都是秦明这几个月来从流民中招收过来的,平时只是安排他们干一些杂活,但待遇非常优厚,每人每月五钱银子,而且还供应酒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自从前日和肖青山打成协议后,他终于可以在村子里名正言顺的开铁匠铺了,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