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不如当小弟

关灯
荀晔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既然说到从军了那就多说几句,也好让他知道真实的当兵是什么感觉。

     让他扛大旗当老大有点难,但是他可以手动降低难度。

     当老大难,他不当老大不就行了? 如此机智,不愧是他。

     李二陛下说着说着忽然意识到什么,睁大眼睛问道,“你想去投谁?” “就近原则,河边的张辽就很不错。

    ”荀晔大手一挥开始列战绩,“张辽张文远,曹魏五子良将之首,白狼山之战阵斩蹋顿大破乌桓,合肥之战八百战十万威震江东,这战斗力绝对是金字塔尖尖那一撮儿里面的,跟他不亏。

    ” 李世民啧了一声,“然后呢?等吕布兵败被杀再跟着他一起去投曹操?那你还不如直接跟着你荀彧叔。

    ” “义父,您这就是当皇帝太多年想法都僵化了。

    现在离吕布兵败还有那么久,万一人家没败呢?”荀晔一本正经的反驳,“您想想五胡乱华是先从哪儿乱的,再想想吕布张辽都是哪儿人。

    实在不行的话,您想想您自个儿呢。

    ” 五胡最先建国的是并州南匈奴,吕布张辽都是并州人,义父们说他们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五胡乱华生灵涂炭,左右已经一筹莫展束手无策,不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吕布那么高的武力值不能浪费,他们先打蛮夷! 李世民顿了一下,“知道的还挺多。

    ” 小憨憨觉得他的名声需要拯救,“义父,我只是不知道中平六年是哪一年,不是对历史一窍不通。

    ” 就是专家也不能对史上所有年号都脱口而出,他这些年又完全没有想过会身处汉末,第一次见面时显得傻不意味着他真傻,义父明鉴! “好好好,你不傻。

    ”李二陛下止住小憨憨的叫屈,对他投奔张辽的主意不置可否,只是问道,“此时的并州和隋末的并州大不相同,你知道现在的并州有多乱吗?” “不太清楚,但是我知道汉末三国时期并州的存在感特别低。

    吕布都没想过回老家发展,估计那儿已经成了羌胡的天堂。

    ”荀晔换个姿势,眨巴着眼睛请李二陛下开堂授课,“义父,您读书多,并州现在具体什么情况?” 可惜不能暴露守护阿飘的存在,不然直接拿个小本本做笔记再方便不过。

     没关系,他记性好,听一遍也能复述下来。

     李世民:…… “你这主意虽偏,仔细想想也不是不行。

    ”李二陛下本身就是太原起家,很清楚如何利用山西的表里山河,“吕布不回并州是因为他兵败时并州铁骑已经所剩无几,现在这个节点并州军主力还没有损失太多,他们放弃中原调头回并州的话未必不能打羌胡个措手不及。

    ” 都说三国争霸谁家吃亏了不顺心都转身打附近的番邦蛮夷出气,但是并州是个例外。

     东汉时朝廷无力掌控内附羌胡匈奴鲜卑各部,郡地失于羌胡,边境汉人百姓不断内徙,到灵帝在位为止能控制的地盘甚至不足版图的三分之一。

     袁绍称霸北方时号称掌控冀、幽、青、并四州,并派他的侄子高干担任并州刺史,但是高干能控制的只有并州东南的上党、太原等两三个郡。

     到建安年间,朝廷甚至连表面的遮羞布也不要了,直接官宣将控制不住的地方省并,并州由此并入冀州。

     虽说后来曹魏复置并州,但是那时的版图和东汉初年已经没法比。

     荀晔听的唏嘘不已,整个晋西北乱成了一锅粥啊,“难怪五胡乱华从并州开始,人家有从东汉开始积攒的老底,瞅准机会肯定要南下。

    ” 李二陛下瞥了他一眼,继续说道,“并州很乱,而且吕布并不是一个谋略出众的人,你确定能把他劝回老家?” 谋略不行还不听劝,闭着眼选也不能选这样的老大。

     而且打天下最重要的是人,并州九郡加起来都没有中原一个郡多,先天条件就比中原差了许多。

     如今的并州有一小半在南匈奴手上,吕布的老家五原郡是鲜卑的地盘,八百里太行山中藏匿的山贼就更多了,黑山贼、白波贼各种贼,每一伙都是“聚啸数万”。

     他承认吕布很能打,但是猛虎难敌群狼,吕布的性子连胡人都不一定斗得过,更不用说那边拥兵自重的汉人。

     首先成大事者得先沉得住气这一条他就不行。

     退一万步讲,就算吕布真的能在并州站稳脚跟,臭小子还能一辈子给那大傻子当小弟不成? 荀晔眼神略显飘忽,“那时候啊,那时候就该换我赵爹出场了。

    ” 李世民:…… 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