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谋家族后路

关灯
活打死吗?知道有多少大臣不满他的所作所为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触柱而亡吗?” 不要觉得早朝多严肃,老东西仗着兵多将广为所欲为,那些大臣在他面前跟鹌鹑似的,就算小皇帝当众被那老东西掐死估计都没人敢救。

     看看被毒死的弘农王,天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没保住性命。

     董卓老贼恶贯满盈,杀他是为民除害,没什么好怕的。

     要是害怕血腥场面就闭上眼睛,不对,这小子不是要和张文远去对付一个耍嘴皮子的家伙吗?那有什么好紧张的? 荀晔点点脑袋,“和聪明人打交道容易被带进沟里,还是要紧张的。

    ” 不过还是要谢谢吕将军的安慰,那么大个人了不能怕这怕那,下次再有机会一定和将军并肩作战。

     他荀明光也是天生力大无穷,策马也能左右开弓,四舍五入他就是少年董卓少年吕布少年李二凤,将来肯定也能杀的羌胡满地乱爬。

     这次就算了,他再做做心理准备。

     吕布耸耸肩,拿起方天画戟继续擦,“的确,聪明人不好相处,京城水深,稍有不慎就淹死在里面。

    ” 荀晔眨眨眼,顺着吕奉先的话往下说,“待此间事了,将军还要留在京城吗?” “留在京城干什么?把最后两万并州军也糟蹋了?”吕大将军愤愤道,“早知道进京会是这般境况,当初就该继续留在并州打胡人。

    ” 并州羌胡横行,朝廷平时不管他们死活也就算了,京城出点事还把他们仅有的一点精兵都调走,什么事情都要从地方调兵还要京师禁军干什么? 并州本地的兵马被丁原带到京城,之后接管并州的的董卓压根没去过并州,看京城局势不对紧接着也调转马头进京,他都不敢想兵力空虚的并州现在是什么情况。

     胡人可不管什么仁义道德,逮着机会就会咬上一口,肯定不会放过州郡空虚的大好时机。

     虽然老家那儿已经没有亲人了,但是从小生活的地方彻底被羌胡占据也够糟心的。

     荀晔试探道,“将军想回并州?” “没想好,再说吧。

    ”吕布漫不经心的回道,“回去也不是什么好出路,那些胡人比京城的软刀子凶残多了。

    ” 之后要怎么办等他杀了董卓收回兵马再说,现在商量这个还太早。

     并州苦寒,他老家五原郡更是极边,中原腹地出身的世家子还能跟他跑去偏远边地和胡人干仗? 荀晔摸摸鼻子,准备解决完董卓再好好和吕大将军规划将来。

     他不是什么正经世家子,不对,这和他是不是世家子没有关系,腿长在他自己身上,只要想去他哪儿都去得。

     毕竟他最开始就是拿京城当中转站,即便吕布不说他也要想办法把人哄回并州。

     并州好并州妙,边边角角最适合苟,吕大老虎只需要安心打仗,动脑子的活儿他另有安排。

     正说着,外面忽然有仆从说黄门侍郎荀攸来访。

     荀晔愣了一下,连忙起身出去,“兄长应该是来找我的。

    ” 吕布摆摆手,“去吧去吧,自己家别客气。

    ” 他和荀司空都只是点头之交,和荀侍郎更是没有半点交情,怎么想也不会是来找他。

     除非明天计划有变。

     吕布手上动作一顿,这时候亲自到他府上找人,该不会计划真的有变吧? 荀晔将忽然找过来的堂兄带去他住的小院儿,准备好茶点落座之后才问道,“兄长怎么亲自来了?” 将军府周边住的都是董卓亲信,之前有什么事都是派人来传消息然后他出去,他名不见经传去哪儿都不起眼,攸哥好歹是个名士被人看到就不好了。

     “董卓急着迁都,为兄来寻幼弟合情合理。

    ”荀攸说道,“明光,明日早朝你可愿随叔祖进宫?” “随叔祖进宫?”荀晔不太明白,“可是宫中有变故?” “并无。

    ”荀攸抬眸,眼里是少见的郑重,“宫中没有变故,让你随叔祖进宫是为了将来。

    ” 京城风起云涌,京城之外也不曾消停。

    关东联军陆续出兵,虽说胜少败多,但也牵制住了董卓手下大部分兵力。

     前几日董卓令大鸿胪韩融、少府阴修、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和越骑校尉王瑰携诏书去河内、酸枣、鲁阳劝降,结果袁绍下令杀死胡母班、吴修、王瑰,袁术也将阴修捉拿处死,只有韩融因名望德行幸免于难。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袁氏兄弟独断专行不讲道理,盟军内部必然不会太平。

     冀州牧韩馥坐镇邺城为河内的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