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谁来当老大

关灯
* 事不宜迟,迟则生变,说连夜出发就连夜出发。

     行军打仗十天半个月没法好好休息都是常有的事儿,荀晔拿到诏书立刻招呼吕大将军出城,争取赶紧办完正事儿早点回来挨夸。

     荀司空磨了磨牙,气的胡子都揪断了几根。

     稳住,不着急,现在不是唠叨的时候,等事情忙完再说,他非得让臭小子知道什么叫“小心谨慎”不可。

     小皇帝写完诏书拿出玉玺盖印,目送两位诛董大功臣离开,然后才惊叹道,“荀小将军真厉害。

    ” 虽然吕布当殿诛杀董卓也很厉害,但是他以前被那人吓到过很多次,现在有个能让他毫无负担真心夸赞的天神小将,凶神恶煞的虓虎猛将还是先往后挪挪吧。

     不是要无视吕将军的功劳,他不是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坏人,论功行赏的时候该赏的一点都不会少。

    他只是少夸几句而已,吕将军大人有大量应该不会在意这些。

     小皇帝小心翼翼的在心里找补,安慰好自己后继续夸夸。

     小辈出色也有长辈教导有方的功劳,夸荀小将军就是间接的夸荀司空,还有王司徒和其他参与谋划的大人,反正多夸几句没坏处。

     先前王司徒让他写诛董诏书他还以为会是新一轮的“老臣已在筹划,请陛下耐心等待”,没想到这次竟是真的在筹划,还真的成功将事情办成了。

     大功臣,众卿都是救国救民的大功臣。

     董卓已死,悬在头顶上的利刃消失,小皇帝不用再天天担心会不会被毒酒送走,脸上也终于不再死气沉沉,扬起笑脸对着几位大人就开始夸。

     他是什么都不会干,可他嘴甜,祖母在世时可喜欢他了,老大人们肯定也不会讨厌。

     荀爽无奈,“明光年轻气盛,让陛下和诸位大人见笑了。

    ” 王允笑道,“吕奉先性情桀骜,连董贼都无法让他俯首听命,明光能让吕将军配合诛董可见不凡,司空莫要谦虚。

    ” 那吕布和董贼父子相称,没有足够的胆气谁敢到他面前提诛杀董卓? 朝中大臣那么多,在董贼的暴虐手段之下敢明面和他过不去的都寥寥无几,要么扔掉良心助纣为虐要么明哲保身委曲求全,就连他们也都是表面迎合董卓才有诛贼的机会。

     以董卓的行事作风,就算要迁都长安也不会留给关东联军一座安然无事的洛阳城,更大的可能是强迫城内百姓一同西迁然后焚毁城池。

     人命如草芥,到时的洛阳城绝对会变成人间炼狱。

     好在董贼已死,最坏的情况没有发生。

     如果没有吕布加入,他们的诛董计划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完成。

    小小成童初到京城便帮他们解决了最大的问题,司空大人未免太谦虚。

     小皇帝连连称是,“司徒大人说的对。

    ” 吕奉先背叛丁原投靠董卓的过往不光彩,在他面前提诛杀董卓另投新主怎么看都像在嘲讽他背主求荣。

     拉拢吕奉先被方天画戟扎成串串的风险非常大,荀小将军好胆气。

     大汉有如此良将,还有诸位肱股之臣,何惧天下贼子作祟? 王司徒摸摸胡子,慢条斯理继续道,“吕奉先不好管教,之后还要司空大人多多上心,莫要让朝廷驱走恶狼又来猛虎。

    ” 荀爽动作一顿,面上带笑,“吕奉先乃朝廷任命的中郎将,自由朝廷来管,司徒大人多虑。

    ” 王司徒看似为朝廷着想,言下之意却是让他不要仗着有吕布这等猛将就得意忘形? 他荀慈明进京后对朝堂政事能避则避表现的还不够明显?王司徒醉心权势,还不准别人有其他追求? 再说了,吕布杀董卓更多是因为私仇,和家国大义没有半点关系,他哪儿来的本事使唤连董卓都掌控不住的吕奉先? 旁边几人心头一跳,连忙表示天色已晚要换个地方继续商议政事。

     局势还没稳定下来,可别刚除了董卓就内讧。

     荀爽一如既往的宽和,让众位大臣自去商议,他留在宫里看顾陛下。

     吕奉先诛董卓除奸臣确实大快人心,但是血腥也是真的血腥。

    他们这些久经风雨的老臣尚且看的心头不适,陛下小小年纪亲眼目睹血腥场面怕是半夜会做噩梦,需得有靠得住的人在宫里守着。

     董卓进京后扶植党羽排除异己,往日都是杨彪杨大人留在天子身边看护,不过杨大人前不久因为反对迁都被罢免,现如今并不在城里。

     早先卢植卢尚书因为反对董贼废立天子而被罢免,董卓明面上同意卢尚书回老家,暗地里却悄悄派人追杀,好在卢尚书机警没有走官道,不然怕是难逃一死。

     杨彪、黄琬等人被罢免后为了避免董贼暗下杀手都搬去了城外,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人,只能等他们自己回城。

     消息传到城外需要时间,估计要两三日才能再见到几位大人。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陛下这半年没少看大臣血溅崇德殿的场面,刚开始的时候或许会做噩梦,现在可能已经习惯了。

     荀司空这是不愿与王司徒起争执故意找理由避开。

     其他几人面上不好说什么,只在心里感慨司空大义。

     今天事情多不好在别人都忙的时候回府休息,留在宫里也好。

    老司空年纪大了不能折腾,留在宫里陛下睡了他也能睡,出宫的话得和他们一起去官署熬通宵。

     王允脸色不太好,但是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拂袖和其他人一起离开。

     荀爽但笑不语,送走脚步匆匆的同僚们然后好脾气的带天子回寝宫。

     董卓伏诛不到一天,京师局势还没有稳定下来,王子师现在就开始揽权未免有些太着急。

     人呐。

     老人家无声叹气,他知道权势迷人眼,也知道所有的平静都只是暂时,但是没想到人会变化的这么快。

     何进死后有董卓,董卓死后下一个是谁? 如此是非之地果然还是不适合他。

     小皇帝早就习惯血腥,只要不让他看到尸体就能很快恢复如常,“司空大人在想什么?” 许是面容和蔼的缘故,虽然荀爽和吕布都曾是“董卓心腹”,但是小皇帝对他和对吕布完全是两个态度。

     老司空被董贼强征至京城,宁肯被天下人讽刺也不曾透露出一分一毫,直到今日殿前发难才让人知道这半年来一直是忍辱负重委曲求全。

     如此竭诚尽节的贤良忠臣,信不过谁也不能信不过他。

     荀爽收回思绪,看看说话间又有了昔日陈留王的影子、不似往日惴惴不安的天子笑道,“董贼伏诛,朝中有王司徒等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