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天命所归牛
关灯
小
中
大
便是宫门打开。
为首的吕大将军英武神俊,赤兔身姿矫健步伐轻盈,长长的雉鸡翎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紧随其后的是两队年轻将领组成的仪仗队,整整齐齐皆是银甲白马,据说灵感来源于公孙瓒的白马义从。
其实是小年轻们都想冲在最前面,但是他们又打不过吕布,于是把仪仗队的活儿给抢了。
昔年光武帝有云台二十八将,他们收拾收拾也能组个XX二十八将,让他们当仪仗队保证不丢人。
再然后,才是新帝的銮驾。
人群中不知道谁喊了一声“万岁”,之后便是声震九霄的欢呼。
荀晔握紧拳头,此情此景很难不让人生出起身挥手喊“同志们辛苦了”的冲动。
其实他更想和前面那些家伙一样骑马出城,大好的日子得和他们家踏雪乌骓同乐。
可惜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最终还是挑了六匹老婆共同来拉车辇。
整整齐齐很壮观,各有千秋也很壮观,天子銮驾就要与众不同。
所有人:…… 这花里胡哨的爱好也不知道是随了谁。
新朝定为木德,东方为木,色青,所以龙袍的整体配色也是青色。
虽然《礼记》中有“天子着青衣”的记载,但是荀晔只见过黑色红色黄色的龙袍,还真没见过青色的龙袍长什么样。
刚开始他觉得龙袍用青色当主色不好看,不过等到新龙袍做出来就乖乖的闭上了嘴巴,深青色黑色红色和各种云纹龙纹搭配出来竟然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独特又好看,和阿飘爹们站在一起完全不会重,牛牛陛下很满意。
秋高气爽,万里无云,队伍在礼乐声中自内城稳稳当当的朝着受禅台而去。
受禅台前有两碑,一为小皇帝的禅位诏,一为荀晔的受禅表,两座碑文详细的记录了禅位的细节,也算是给后世留个研究的课题。
虽然不知道有什么好研究的,但是万一后人想研究呢? 南匈奴、鲜卑等外族单于首领早早在他们的位置站定,受禅台外三十万大军肃然而立,万众瞩目之下,新帝一步一步走到最高处。
禅位大典在城外举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城里塞不下这么老些人。
牛牛陛下居高临下看着下面数不清的人,又感觉还是有个大屏幕实时转播好。
受禅台建的高,那些离得远的士兵看他估计只能看见个黑点,待会儿说话估计也都听不见。
怪不得皇帝干什么都要下诏书,这种典礼上说的话不整理成书面文字发下去就是在场的人都不一定知道到底说了什么。
公卿大臣依次站定,礼乐声渐弱,紧接着是听不懂也没必要听的祝词。
气氛已经渲染到这里,所有人表情严肃的循着祝声祭拜各方主神。
天子之冕十二旒,龙袍厚重配件多,走流程是个体力活儿,幸好他体力好,换个人还真不一定能撑住。
读条环节结束,接下来进入重头戏。
小皇帝带着灿烂的笑容上前宣读他的禅位诏书,大汉四百年天命已尽,希望天上的神仙能保佑下一个王朝长治久安。
小少年端着传国玉玺走到新帝面前,仗着别人听不见嘚瑟不已,“我自由啦!” 荀晔接过托盘,小声提醒,“笑的太开心了,太傅能看见。
” 不再是天子的刘协立刻收起笑容,“多谢陛下提醒。
” 杨彪:…… 杨太傅内心毫无波澜,上前一步朗声道,“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唯有陛下以天下为己任救万民于水火,今陛下受禅,黎元有归、社稷有主,此乃
为首的吕大将军英武神俊,赤兔身姿矫健步伐轻盈,长长的雉鸡翎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紧随其后的是两队年轻将领组成的仪仗队,整整齐齐皆是银甲白马,据说灵感来源于公孙瓒的白马义从。
其实是小年轻们都想冲在最前面,但是他们又打不过吕布,于是把仪仗队的活儿给抢了。
昔年光武帝有云台二十八将,他们收拾收拾也能组个XX二十八将,让他们当仪仗队保证不丢人。
再然后,才是新帝的銮驾。
人群中不知道谁喊了一声“万岁”,之后便是声震九霄的欢呼。
荀晔握紧拳头,此情此景很难不让人生出起身挥手喊“同志们辛苦了”的冲动。
其实他更想和前面那些家伙一样骑马出城,大好的日子得和他们家踏雪乌骓同乐。
可惜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最终还是挑了六匹老婆共同来拉车辇。
整整齐齐很壮观,各有千秋也很壮观,天子銮驾就要与众不同。
所有人:…… 这花里胡哨的爱好也不知道是随了谁。
新朝定为木德,东方为木,色青,所以龙袍的整体配色也是青色。
虽然《礼记》中有“天子着青衣”的记载,但是荀晔只见过黑色红色黄色的龙袍,还真没见过青色的龙袍长什么样。
刚开始他觉得龙袍用青色当主色不好看,不过等到新龙袍做出来就乖乖的闭上了嘴巴,深青色黑色红色和各种云纹龙纹搭配出来竟然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独特又好看,和阿飘爹们站在一起完全不会重,牛牛陛下很满意。
秋高气爽,万里无云,队伍在礼乐声中自内城稳稳当当的朝着受禅台而去。
受禅台前有两碑,一为小皇帝的禅位诏,一为荀晔的受禅表,两座碑文详细的记录了禅位的细节,也算是给后世留个研究的课题。
虽然不知道有什么好研究的,但是万一后人想研究呢? 南匈奴、鲜卑等外族单于首领早早在他们的位置站定,受禅台外三十万大军肃然而立,万众瞩目之下,新帝一步一步走到最高处。
禅位大典在城外举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城里塞不下这么老些人。
牛牛陛下居高临下看着下面数不清的人,又感觉还是有个大屏幕实时转播好。
受禅台建的高,那些离得远的士兵看他估计只能看见个黑点,待会儿说话估计也都听不见。
怪不得皇帝干什么都要下诏书,这种典礼上说的话不整理成书面文字发下去就是在场的人都不一定知道到底说了什么。
公卿大臣依次站定,礼乐声渐弱,紧接着是听不懂也没必要听的祝词。
气氛已经渲染到这里,所有人表情严肃的循着祝声祭拜各方主神。
天子之冕十二旒,龙袍厚重配件多,走流程是个体力活儿,幸好他体力好,换个人还真不一定能撑住。
读条环节结束,接下来进入重头戏。
小皇帝带着灿烂的笑容上前宣读他的禅位诏书,大汉四百年天命已尽,希望天上的神仙能保佑下一个王朝长治久安。
小少年端着传国玉玺走到新帝面前,仗着别人听不见嘚瑟不已,“我自由啦!” 荀晔接过托盘,小声提醒,“笑的太开心了,太傅能看见。
” 不再是天子的刘协立刻收起笑容,“多谢陛下提醒。
” 杨彪:…… 杨太傅内心毫无波澜,上前一步朗声道,“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唯有陛下以天下为己任救万民于水火,今陛下受禅,黎元有归、社稷有主,此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