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装病这件事。
关灯
小
中
大
不说德妃母子俩后来的冷战,单说那节课,其实是很成功的。
起码,大公主真的记住了那个“美”字,再见到圣上的时候,还用小手指蘸了水,像模像样地写给他看。
她还喜欢用“大羊”来指代“美”字,见到朱皇后的时候,大公主还特意过去,语气向往地说了一句:“朱娘娘,你是一个大羊人!” 贤妃不由得扶额:“仁佑,不能这么说人……” 朱皇后倒是觉得很有意思,忍俊不禁道:“噢,我们仁佑也是个小羊人。
” 大公主就很认真地纠正她:“朱娘娘,大羊才是美,小羊不是!” 说着,还拉着朱皇后的手,在她掌心里写给她看。
殿里边的人都笑了,太后娘娘饶是向来冷峻,这时候脸上也不由得流露出几分笑意来。
德妃在旁边看着,也忍不住笑,笑完之后忧伤又一次浮上心头,她开始忍不住想:其实有个女儿也挺好的…… 这么可爱! 儿子就不行,跟冤种一样,好像是来索命的。
这么想着,她转头去看自己被乳母钱氏抱着的儿子。
阮仁燧注意到了她的视线。
阮仁燧心想:什么情况,我阿娘这是需要夸夸吗? 好吧,宠你一次! 阮仁燧活动一下脖颈,看着她,果断又响亮地叫了一声:“大羊人!” 德妃怔了一下,回过神来,不由得笑了。
她伸出手臂,钱氏见状,就把孩子递到她怀里了。
阮仁燧被转交到了他阿娘怀里,看他阿娘看似若无其事,实则眼角眉梢透着一点得意的样子,他咧开嘴一笑,又叫了一声:“大羊人!” 贤妃又一次捧了场:“我先前还说呢,仁燧真的灵光,还没有满周岁,话居然就说得这么清楚了!” 朱皇后含笑附和一句:“是啊,真是难得。
” 德妃嘴角疯狂上扬,同时还要假模假样地谦虚一下:“是吗,真的有那么聪明吗?哈哈哈哈哈,我觉得还好吧。
” 一边说,一边忍不住地笑。
等宫宴结束,她抱着儿子坐到轿撵上回披香殿,仍旧觉得春风得意。
小孩子身上温度高,热热的,阮仁燧又格外敦实,靠在她怀里睡着了,像一个温暖的秤砣。
德妃伸手过去,原本想戳一戳他肉乎乎婴儿肥鼓起来的腮帮子,将要触碰到的时候,看他全心全意地依偎在自己怀里,又舍不得惊扰他了。
再回想起自己先前的想法,她脸上笑意顿住,不知怎么,心里边生出了一点酸涩的、微妙的歉疚。
大公主再好再可爱,也是贤妃的孩子。
只有岁岁,是属于她的。
他就该是她最好的孩子。
易地而处,如果岁岁觉得自己有贤妃那样的母亲就好了,那她该多难过啊…… 德妃回忆起自己之前的想法,忽然间觉得很对不起孩子。
等阮仁燧一觉睡醒,就发现自己回到了披香殿,他阿娘不知道是怎么了,在用一种特别柔情似水的目光注视着他。
阮仁燧狐疑地看着她,问:“怎么啦?” 德妃看着她,柔情脉脉地说:“没事儿,阿娘就是想看看你。
” 阮仁燧:“……” 行吧,看,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 宫里边是有抓周习俗的,且也算是皇嗣们年幼时候比较隆重的一件事了。
养到周岁,孩子就算是初步立住了,当然是值得庆贺的事情。
德妃特别用心地在筹备这件事情,事先还再三拉着儿子排练,教导他抓什么东西,结束之后去找他阿耶抱。
阮仁燧也都应了。
倒不是真的信这个,权当是哄他阿娘开心了嘛! 又不会少块肉。
因为是大日子,皇亲国戚们也都进宫来了,阮仁燧陆陆续续地见了不少人,收了许多礼,这还只是宫里边,宫外夏侯家收的更多——皇长子三个字往外一摆,毕竟还是有分量的。
阮仁燧坐在太后娘娘身边,竖着耳朵,听皇室的亲戚们话家常。
武安大长公主的女儿、小梁娘子的姐姐订亲啦。
这位大梁娘子是武安大长公主和安国公的长女,以后要承袭爵位的,所以没有出嫁,而是娶亲,夫婿是宁家郎。
母亲是皇室大长公主,父亲是皇朝四柱之一的安国公,算是顶级显赫的出身了,阮仁燧恍惚记得,上一世记忆的终点,这位少国公被外放出去做了封疆大吏…… 太后娘娘的语气有些唏嘘:“一眨眼的功夫,孩子们都长大了。
” 承恩公夫人在旁边含笑附和:“是呀,岁月匆匆如流水,就这么过去了。
” 韩王妃也说:“小的时候觉得日子过得慢,一天天掰着手指头数,觉得太难熬了,可等到成年之后,就‘嗖’一下子快起来啦。
” 阮仁燧忍不住多看了她们俩几眼。
他对于承恩公夫人和韩王妃并不算很熟悉,记忆里,这两位夫人的寿数都不算很长…… 这时候再看,倒是能察觉出几分征兆来了。
承恩公夫人脸色有些苍白,像一朵失了大半色彩的海棠,倒是举止娴雅从容,颇有大家风范。
韩王妃是个细长脸颊的美人儿,手里边捏一把泥金折扇,身子看着就有些单薄,说起话来轻声细语的,柳条一样地柔和。
阮仁燧记得,韩王妃颇擅文辞,一度代替太后娘娘主持过凤凰阁宴。
他正这么思忖着,冷不防面前忽然间出现了一张大脸
起码,大公主真的记住了那个“美”字,再见到圣上的时候,还用小手指蘸了水,像模像样地写给他看。
她还喜欢用“大羊”来指代“美”字,见到朱皇后的时候,大公主还特意过去,语气向往地说了一句:“朱娘娘,你是一个大羊人!” 贤妃不由得扶额:“仁佑,不能这么说人……” 朱皇后倒是觉得很有意思,忍俊不禁道:“噢,我们仁佑也是个小羊人。
” 大公主就很认真地纠正她:“朱娘娘,大羊才是美,小羊不是!” 说着,还拉着朱皇后的手,在她掌心里写给她看。
殿里边的人都笑了,太后娘娘饶是向来冷峻,这时候脸上也不由得流露出几分笑意来。
德妃在旁边看着,也忍不住笑,笑完之后忧伤又一次浮上心头,她开始忍不住想:其实有个女儿也挺好的…… 这么可爱! 儿子就不行,跟冤种一样,好像是来索命的。
这么想着,她转头去看自己被乳母钱氏抱着的儿子。
阮仁燧注意到了她的视线。
阮仁燧心想:什么情况,我阿娘这是需要夸夸吗? 好吧,宠你一次! 阮仁燧活动一下脖颈,看着她,果断又响亮地叫了一声:“大羊人!” 德妃怔了一下,回过神来,不由得笑了。
她伸出手臂,钱氏见状,就把孩子递到她怀里了。
阮仁燧被转交到了他阿娘怀里,看他阿娘看似若无其事,实则眼角眉梢透着一点得意的样子,他咧开嘴一笑,又叫了一声:“大羊人!” 贤妃又一次捧了场:“我先前还说呢,仁燧真的灵光,还没有满周岁,话居然就说得这么清楚了!” 朱皇后含笑附和一句:“是啊,真是难得。
” 德妃嘴角疯狂上扬,同时还要假模假样地谦虚一下:“是吗,真的有那么聪明吗?哈哈哈哈哈,我觉得还好吧。
” 一边说,一边忍不住地笑。
等宫宴结束,她抱着儿子坐到轿撵上回披香殿,仍旧觉得春风得意。
小孩子身上温度高,热热的,阮仁燧又格外敦实,靠在她怀里睡着了,像一个温暖的秤砣。
德妃伸手过去,原本想戳一戳他肉乎乎婴儿肥鼓起来的腮帮子,将要触碰到的时候,看他全心全意地依偎在自己怀里,又舍不得惊扰他了。
再回想起自己先前的想法,她脸上笑意顿住,不知怎么,心里边生出了一点酸涩的、微妙的歉疚。
大公主再好再可爱,也是贤妃的孩子。
只有岁岁,是属于她的。
他就该是她最好的孩子。
易地而处,如果岁岁觉得自己有贤妃那样的母亲就好了,那她该多难过啊…… 德妃回忆起自己之前的想法,忽然间觉得很对不起孩子。
等阮仁燧一觉睡醒,就发现自己回到了披香殿,他阿娘不知道是怎么了,在用一种特别柔情似水的目光注视着他。
阮仁燧狐疑地看着她,问:“怎么啦?” 德妃看着她,柔情脉脉地说:“没事儿,阿娘就是想看看你。
” 阮仁燧:“……” 行吧,看,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 宫里边是有抓周习俗的,且也算是皇嗣们年幼时候比较隆重的一件事了。
养到周岁,孩子就算是初步立住了,当然是值得庆贺的事情。
德妃特别用心地在筹备这件事情,事先还再三拉着儿子排练,教导他抓什么东西,结束之后去找他阿耶抱。
阮仁燧也都应了。
倒不是真的信这个,权当是哄他阿娘开心了嘛! 又不会少块肉。
因为是大日子,皇亲国戚们也都进宫来了,阮仁燧陆陆续续地见了不少人,收了许多礼,这还只是宫里边,宫外夏侯家收的更多——皇长子三个字往外一摆,毕竟还是有分量的。
阮仁燧坐在太后娘娘身边,竖着耳朵,听皇室的亲戚们话家常。
武安大长公主的女儿、小梁娘子的姐姐订亲啦。
这位大梁娘子是武安大长公主和安国公的长女,以后要承袭爵位的,所以没有出嫁,而是娶亲,夫婿是宁家郎。
母亲是皇室大长公主,父亲是皇朝四柱之一的安国公,算是顶级显赫的出身了,阮仁燧恍惚记得,上一世记忆的终点,这位少国公被外放出去做了封疆大吏…… 太后娘娘的语气有些唏嘘:“一眨眼的功夫,孩子们都长大了。
” 承恩公夫人在旁边含笑附和:“是呀,岁月匆匆如流水,就这么过去了。
” 韩王妃也说:“小的时候觉得日子过得慢,一天天掰着手指头数,觉得太难熬了,可等到成年之后,就‘嗖’一下子快起来啦。
” 阮仁燧忍不住多看了她们俩几眼。
他对于承恩公夫人和韩王妃并不算很熟悉,记忆里,这两位夫人的寿数都不算很长…… 这时候再看,倒是能察觉出几分征兆来了。
承恩公夫人脸色有些苍白,像一朵失了大半色彩的海棠,倒是举止娴雅从容,颇有大家风范。
韩王妃是个细长脸颊的美人儿,手里边捏一把泥金折扇,身子看着就有些单薄,说起话来轻声细语的,柳条一样地柔和。
阮仁燧记得,韩王妃颇擅文辞,一度代替太后娘娘主持过凤凰阁宴。
他正这么思忖着,冷不防面前忽然间出现了一张大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