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世孙:“不能改成打我一……
关灯
小
中
大
颍川侯世子怎么也没想到,儿子跟妻子吵了一架,负气出走,居然在外边惹出这么大的祸事来!
先前在那虹桥之下,侍从自那女郎手里接过那枚腰牌,定睛一看,见上边刻的竟是尚仪局女史的身份明证,立时就知道这回踢到铁板了!
是宫里边的人!
尚仪局的女史是有品级的,如今却如同侍从一样,跟随在那两个孩童身边,既然如此,那两个孩子又会是什么人?
他不敢再往下想了,也不管世孙如何不情愿,强硬地叫几个同行人把世孙扭送回府,自己没敢直接去拜见颍川侯,而是先去见了世子。
颍川侯世子一看那枚腰牌,就知道事情不好,再听亲信说了事情原委,更觉得心惊肉跳。
宫里边现下就两个孩子,五六岁大的女童是大公主,小一点的男童,必然是皇长子了! 别人想见等闲都见不到,自家这个孽障倒好,一次性得罪了两个! 颍川侯世子眼前一阵一阵地发黑,倒是不敢拖延,先是下令厚赐了今日去追赶世孙的侍从们,而后又叫人去料理残局,该赔偿的赔偿了,又赶忙去拜见父亲,与他协商此事。
…… 披香殿。
德妃很少跟贤妃同仇敌忾的,但这回竟也少见地站到一起去了。
“颍川侯府怎么教孩子的,在街上横冲直撞,伤到人怎么办?!” 德妃柳眉倒竖,满面愠色:“这是他们姐弟俩运气好,撞到的只是罐子,这要是把人给撞了呢?” 贤妃轻声说她:“别说这么不吉利的话。
” 德妃反应过来,赶紧“呸呸呸!”,如此过去,又不安地说:“我盘算着是不是得找个人来念念经?小孩子身体弱,万一给吓到了呢?” 贤妃平日里不怎么搞这一套的,只是涉及到孩子,她也觉得小心无大错:“也好。
” 嘉贞娘子这会儿也在旁边,轻声跟两位宫妃说了今天这事儿的首尾:“世孙的脾气,向来都有些骄纵,午后又跟世子夫人吵了一架,负气出门,先前在街上说什么‘出身卑贱的人都是一般货色,最爱拿着鸡毛当令箭’,不是在说两位殿下,是在指摘世子夫人呢。
” 小时女官是朝天女出身,过目不忘,听过的话也能一字不差地复述出来,嘉贞娘子也差不多,是以此刻说给德贤二妃听时,一个字都不会错的。
世孙骄纵,德妃比他更骄纵,听完就是一声冷笑:“依我看,世子夫人的脾气就是太好了,这种敢对着母亲指桑骂槐的东西,就该狠狠给他点教训,让他长长记性!” 又不满道:“颍川侯夫人怎么教孩子的?把孙儿惯成这样,不知天高地厚!” 贤妃听了也说:“这孩子是有点骄狂了,指摘世子夫人出身卑贱——这话就连颍川侯都不敢说呢。
” 世孙能跟世子夫人闹成这样,当然不是亲生母子。
世孙的亲生母亲裴氏夫人出身英国公府,是世子的原配发妻,在世孙年幼的时候病故了。
如今的世子夫人,是在那之后,由彼时执政的天后亲自做媒,许给世子的。
这位唐氏夫人跟随了母亲的姓氏,天后时期一直到如今,在坐政事堂第一把交椅的首相唐红,是她嫡亲的姨母。
这桩婚姻的缔结,并不很合颍川侯府里某些人的心意,因为唐氏夫人在此之前,曾经在老家嫁过一次。
后来她的姨母唐红得到天后看重,起势发家,便让人去老家接回了自己的外甥女和亲生女儿,勒令她们与前夫和离,而后缔结了新的婚事。
唐氏夫人被天后指给了颍川侯世子,唐红的亲生女儿、唐氏夫人的表妹小唐氏则被天后指给了靖海侯世子。
唐氏夫人的父亲虽然也是官宦,但品阶并不算高,先前又嫁过一次,颍川侯府的人就觉得她不太能匹配自家的世子。
只是县官不如现管。
颍川侯府虽然有着世袭的侯爵名位,而唐氏夫人的姨母听起来只是正三品的宰相,看起来好像低于侯府,但略微有些脑子的人都该知道,这只是“好像”。
更别说这桩婚事是天后指定的。
别说是侯府了,天后摄政的时候,宗亲都给杀了个七七八八,难道还会在乎区区一个侯府? 的确有人敢不给天后面子,但那种人多半都一大家子在地府整整齐齐了,颍川侯府不想步前人的后尘,就老老实实地认了这桩婚事。
唐氏夫人倒是不觉得自己配不上颍川侯世子。
我是嫁过一次,但你们颍川侯世子难道就是个清白无暇的处男? 你是侯府世子,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还是宰相外甥女呢,光是高皇帝功臣,就有十二家侯府,可是政事堂里总共才几位宰相? 配不配得上的,这不都凑一块儿了吗,那就是配得上! 天后赏脸,那她就大大方方地兜着,高高兴兴地谢恩。
颍川侯府里有些人看不起她,那她也不会上赶着热脸贴人家冷屁股,日子是自己过的,管别人怎么说呢! 今天这事儿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本朝的平州墨向有美名,也是宫廷贡品之一。
前年平州才刚遭了灾,这两年进献入京的墨条只有往常年
颍川侯世子一看那枚腰牌,就知道事情不好,再听亲信说了事情原委,更觉得心惊肉跳。
宫里边现下就两个孩子,五六岁大的女童是大公主,小一点的男童,必然是皇长子了! 别人想见等闲都见不到,自家这个孽障倒好,一次性得罪了两个! 颍川侯世子眼前一阵一阵地发黑,倒是不敢拖延,先是下令厚赐了今日去追赶世孙的侍从们,而后又叫人去料理残局,该赔偿的赔偿了,又赶忙去拜见父亲,与他协商此事。
…… 披香殿。
德妃很少跟贤妃同仇敌忾的,但这回竟也少见地站到一起去了。
“颍川侯府怎么教孩子的,在街上横冲直撞,伤到人怎么办?!” 德妃柳眉倒竖,满面愠色:“这是他们姐弟俩运气好,撞到的只是罐子,这要是把人给撞了呢?” 贤妃轻声说她:“别说这么不吉利的话。
” 德妃反应过来,赶紧“呸呸呸!”,如此过去,又不安地说:“我盘算着是不是得找个人来念念经?小孩子身体弱,万一给吓到了呢?” 贤妃平日里不怎么搞这一套的,只是涉及到孩子,她也觉得小心无大错:“也好。
” 嘉贞娘子这会儿也在旁边,轻声跟两位宫妃说了今天这事儿的首尾:“世孙的脾气,向来都有些骄纵,午后又跟世子夫人吵了一架,负气出门,先前在街上说什么‘出身卑贱的人都是一般货色,最爱拿着鸡毛当令箭’,不是在说两位殿下,是在指摘世子夫人呢。
” 小时女官是朝天女出身,过目不忘,听过的话也能一字不差地复述出来,嘉贞娘子也差不多,是以此刻说给德贤二妃听时,一个字都不会错的。
世孙骄纵,德妃比他更骄纵,听完就是一声冷笑:“依我看,世子夫人的脾气就是太好了,这种敢对着母亲指桑骂槐的东西,就该狠狠给他点教训,让他长长记性!” 又不满道:“颍川侯夫人怎么教孩子的?把孙儿惯成这样,不知天高地厚!” 贤妃听了也说:“这孩子是有点骄狂了,指摘世子夫人出身卑贱——这话就连颍川侯都不敢说呢。
” 世孙能跟世子夫人闹成这样,当然不是亲生母子。
世孙的亲生母亲裴氏夫人出身英国公府,是世子的原配发妻,在世孙年幼的时候病故了。
如今的世子夫人,是在那之后,由彼时执政的天后亲自做媒,许给世子的。
这位唐氏夫人跟随了母亲的姓氏,天后时期一直到如今,在坐政事堂第一把交椅的首相唐红,是她嫡亲的姨母。
这桩婚姻的缔结,并不很合颍川侯府里某些人的心意,因为唐氏夫人在此之前,曾经在老家嫁过一次。
后来她的姨母唐红得到天后看重,起势发家,便让人去老家接回了自己的外甥女和亲生女儿,勒令她们与前夫和离,而后缔结了新的婚事。
唐氏夫人被天后指给了颍川侯世子,唐红的亲生女儿、唐氏夫人的表妹小唐氏则被天后指给了靖海侯世子。
唐氏夫人的父亲虽然也是官宦,但品阶并不算高,先前又嫁过一次,颍川侯府的人就觉得她不太能匹配自家的世子。
只是县官不如现管。
颍川侯府虽然有着世袭的侯爵名位,而唐氏夫人的姨母听起来只是正三品的宰相,看起来好像低于侯府,但略微有些脑子的人都该知道,这只是“好像”。
更别说这桩婚事是天后指定的。
别说是侯府了,天后摄政的时候,宗亲都给杀了个七七八八,难道还会在乎区区一个侯府? 的确有人敢不给天后面子,但那种人多半都一大家子在地府整整齐齐了,颍川侯府不想步前人的后尘,就老老实实地认了这桩婚事。
唐氏夫人倒是不觉得自己配不上颍川侯世子。
我是嫁过一次,但你们颍川侯世子难道就是个清白无暇的处男? 你是侯府世子,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还是宰相外甥女呢,光是高皇帝功臣,就有十二家侯府,可是政事堂里总共才几位宰相? 配不配得上的,这不都凑一块儿了吗,那就是配得上! 天后赏脸,那她就大大方方地兜着,高高兴兴地谢恩。
颍川侯府里有些人看不起她,那她也不会上赶着热脸贴人家冷屁股,日子是自己过的,管别人怎么说呢! 今天这事儿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本朝的平州墨向有美名,也是宫廷贡品之一。
前年平州才刚遭了灾,这两年进献入京的墨条只有往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