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高皇帝他好可爱哦!……
关灯
小
中
大
揪揪在头顶,还别了两个珍珠发卡。
她从自己随身携带的小包里边掏出了两枚腌制好的珍珠李,一枚给弟弟,另一枚送到了自己嘴里:“我阿娘叫人腌的,可好吃了!” 阮仁燧知道贤妃心灵手巧,一向爱鼓捣这些东西,送进嘴里含着尝了尝,眼睛不由得亮了起来:“是很好吃!” 是甜的,但又不是那种叫人腻歪的甜,里边还残存了一点点酸,叫人忍不住想流口水,可又不至于酸得受不了。
大公主很喜欢吃肉,只是吃完了有时候会觉得腻,贤妃就钻研了几本医药方子,也问了太医,专程拣选了几味中药,腌了珍珠李来叫她解腻吃。
侍奉阮仁燧的保母悄悄问大公主的保母:“去掉果核了吗?” 唯恐皇嗣误食,亦或者卡住喉咙。
大公主的保母说:“都是去掉了的,只有果肉。
” 那保母这才放下心来。
殿外种了西府海棠和红玉海棠,一粉一红,两色相映,正是婀娜艳丽的时候,侍从铺了坐垫,姐弟俩聚头在一起开始说话。
殿内的氛围反倒没这么和畅。
德妃与贤妃一起往待客的前殿去,进门打眼一瞧,就见田美人已经到了,她穿得简朴,大概也是不想引人注意,正跟底下几个位分较低的宫嫔说话。
虽说先前朱皇后叫她别出宫门,但清明节是大日子,再不露面,也不是那回事。
这会儿田美人见德妃与贤妃过来,慌忙迎上前去行礼,又说起前事来:“贤妃娘娘,妾身从前不知宫中规矩,冒犯了您,实在愧疚难当……” 德妃瞟了她一眼,也没说话,先跟贤妃一起向朱皇后行礼请过安之后,才毫不客气道:“哪有你这么干的?见到人就凑过来说话,难道贤妃姐姐在给皇后娘娘行礼之前,还得先跟你把话说明白不成?” 贤妃原就有些拿田美人没办法,这会儿德妃直愣愣地把话说破,看田美人都要哭了,就更没法儿评述了。
她只能说:“皇后娘娘早已经处置过了,这事儿也过去了,别提啦。
” 又向田氏道:“坐吧,你还怀着身子呢。
” 田美人哽咽着应了声,小心地往贤妃下首处坐了。
朱皇后在上边瞧着,也没作声,只是问身边的女官:“长辈们都已经进宫了吗?” 她作为皇后,也要斟酌着领人往千秋宫去的时间,要是到得太早,宗室长辈们还没过去,倒显得对方失了敬重。
女官低声回话:“大长公主与韩王夫妇都已经过了武德门,现在过去,时辰上刚刚好。
” 朱皇后微微颔首,叫上宫妃们,起驾往千秋宫去。
阮仁燧跟大公主跟着各自的母亲过去——向来这个时候他们都只是搭头的,今次却破了例。
韩王妃专程很关切地问德妃呢:“德妃娘娘的书写得怎么样啦?” 大长公主略有些诧异地看了过来,想是第一次听说这事儿。
德妃万万没想到放假期间还会有人问这话,偏也不能不答,尤其她能感觉到,连太后娘娘都看过来了! 德妃强笑道:“目前还在阅读前人的相关著述,没来得及动笔呢,叫王妃见笑了。
” 韩王妃却说:“这才是治学的态度呢,非得胸有成竹才下笔,娘娘行事很有章法,胜过世间多少心烦气躁之人。
” 又说:“我那儿也有几本可能相关的著述,晚点叫人送进宫来,给娘娘瞧瞧。
” 德妃受宠若惊,叫她夸得有些心虚,又有点奇妙的,被人认可了的感动。
她真的很认真地在做前期准备啊! 德妃原本没想说的,这会儿见韩王妃态度亲切,便也就说了:“我还在看前人讲述陶瓷二器的书籍呢……” 简单地提了提,又沿着自己前日写的心得,从里边抽了两句来谈。
还带着点小虚荣心,把嘉贞娘子的评语一起给搬出来了。
这下子,不只是韩王妃,连太后娘娘脸上都显露出几分赞赏来:“能有这样的感悟,可见是真的用了心了。
” 叫人拿了今年新供的平州墨来给她,又与了许多别的赏赐。
德妃猝不及防,一下子就成了殿内的中心。
她飘飘然地起身来谢了恩,心里边既激动,又骄傲,还有些难以言表的感触…… 太后娘娘是个很冷淡的人,别说是她了,连贤妃都没在她老人家那儿受过这种嘉奖呢! 德妃受宠若惊,一直到祭祖结束,往万春殿去行宴,心里边那股混杂了兴奋与骄傲的热气都没能散尽。
她在心里边给自己鼓劲儿,一定得把这本书写出来! 中午请的是宗亲们,到了午后,勋贵和外戚们陆陆续续地进了宫。
演武场那儿在举办蹴鞠比赛,殿前还专门清出了一片区域,用以射柳。
这也是先古时候留下来的风尚,起初该是
她从自己随身携带的小包里边掏出了两枚腌制好的珍珠李,一枚给弟弟,另一枚送到了自己嘴里:“我阿娘叫人腌的,可好吃了!” 阮仁燧知道贤妃心灵手巧,一向爱鼓捣这些东西,送进嘴里含着尝了尝,眼睛不由得亮了起来:“是很好吃!” 是甜的,但又不是那种叫人腻歪的甜,里边还残存了一点点酸,叫人忍不住想流口水,可又不至于酸得受不了。
大公主很喜欢吃肉,只是吃完了有时候会觉得腻,贤妃就钻研了几本医药方子,也问了太医,专程拣选了几味中药,腌了珍珠李来叫她解腻吃。
侍奉阮仁燧的保母悄悄问大公主的保母:“去掉果核了吗?” 唯恐皇嗣误食,亦或者卡住喉咙。
大公主的保母说:“都是去掉了的,只有果肉。
” 那保母这才放下心来。
殿外种了西府海棠和红玉海棠,一粉一红,两色相映,正是婀娜艳丽的时候,侍从铺了坐垫,姐弟俩聚头在一起开始说话。
殿内的氛围反倒没这么和畅。
德妃与贤妃一起往待客的前殿去,进门打眼一瞧,就见田美人已经到了,她穿得简朴,大概也是不想引人注意,正跟底下几个位分较低的宫嫔说话。
虽说先前朱皇后叫她别出宫门,但清明节是大日子,再不露面,也不是那回事。
这会儿田美人见德妃与贤妃过来,慌忙迎上前去行礼,又说起前事来:“贤妃娘娘,妾身从前不知宫中规矩,冒犯了您,实在愧疚难当……” 德妃瞟了她一眼,也没说话,先跟贤妃一起向朱皇后行礼请过安之后,才毫不客气道:“哪有你这么干的?见到人就凑过来说话,难道贤妃姐姐在给皇后娘娘行礼之前,还得先跟你把话说明白不成?” 贤妃原就有些拿田美人没办法,这会儿德妃直愣愣地把话说破,看田美人都要哭了,就更没法儿评述了。
她只能说:“皇后娘娘早已经处置过了,这事儿也过去了,别提啦。
” 又向田氏道:“坐吧,你还怀着身子呢。
” 田美人哽咽着应了声,小心地往贤妃下首处坐了。
朱皇后在上边瞧着,也没作声,只是问身边的女官:“长辈们都已经进宫了吗?” 她作为皇后,也要斟酌着领人往千秋宫去的时间,要是到得太早,宗室长辈们还没过去,倒显得对方失了敬重。
女官低声回话:“大长公主与韩王夫妇都已经过了武德门,现在过去,时辰上刚刚好。
” 朱皇后微微颔首,叫上宫妃们,起驾往千秋宫去。
阮仁燧跟大公主跟着各自的母亲过去——向来这个时候他们都只是搭头的,今次却破了例。
韩王妃专程很关切地问德妃呢:“德妃娘娘的书写得怎么样啦?” 大长公主略有些诧异地看了过来,想是第一次听说这事儿。
德妃万万没想到放假期间还会有人问这话,偏也不能不答,尤其她能感觉到,连太后娘娘都看过来了! 德妃强笑道:“目前还在阅读前人的相关著述,没来得及动笔呢,叫王妃见笑了。
” 韩王妃却说:“这才是治学的态度呢,非得胸有成竹才下笔,娘娘行事很有章法,胜过世间多少心烦气躁之人。
” 又说:“我那儿也有几本可能相关的著述,晚点叫人送进宫来,给娘娘瞧瞧。
” 德妃受宠若惊,叫她夸得有些心虚,又有点奇妙的,被人认可了的感动。
她真的很认真地在做前期准备啊! 德妃原本没想说的,这会儿见韩王妃态度亲切,便也就说了:“我还在看前人讲述陶瓷二器的书籍呢……” 简单地提了提,又沿着自己前日写的心得,从里边抽了两句来谈。
还带着点小虚荣心,把嘉贞娘子的评语一起给搬出来了。
这下子,不只是韩王妃,连太后娘娘脸上都显露出几分赞赏来:“能有这样的感悟,可见是真的用了心了。
” 叫人拿了今年新供的平州墨来给她,又与了许多别的赏赐。
德妃猝不及防,一下子就成了殿内的中心。
她飘飘然地起身来谢了恩,心里边既激动,又骄傲,还有些难以言表的感触…… 太后娘娘是个很冷淡的人,别说是她了,连贤妃都没在她老人家那儿受过这种嘉奖呢! 德妃受宠若惊,一直到祭祖结束,往万春殿去行宴,心里边那股混杂了兴奋与骄傲的热气都没能散尽。
她在心里边给自己鼓劲儿,一定得把这本书写出来! 中午请的是宗亲们,到了午后,勋贵和外戚们陆陆续续地进了宫。
演武场那儿在举办蹴鞠比赛,殿前还专门清出了一片区域,用以射柳。
这也是先古时候留下来的风尚,起初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