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李根这家人(七十五)

关灯
是个做新闻的好苗子,并叮嘱李丽总编辑,要重点培养哦。

    康伟说,倩倩如能和那么优秀的人在一起工作,那是她一生的福分。

    倩倩跟爸爸介绍张燕时说,她是报社办公室张燕秘书。

    夏颖说,倩倩可能还不知道,张燕马上就是李丽总编辑的助理了,高升了。

    倩倩走到李丽总编辑身边低声说,我想给您当助理的,您怎么已经安排助理啦!尽管声音很低,但还是被夏颖社长听的清清楚楚。

    夏颖说,倩倩啊,你还没有入围定编呢,如何能给李丽总编辑当助理啊。

    李丽说,夏社长讲的对,你也不要急吗,如果明年大学毕业了,想进日报社,你现在就要找夏社长,只要她同意,将来有机会让你当助理,就看你怕不怕辛苦了。

    康伟说,倩倩做梦都想进日报社,请夏社长一定要收留我家倩倩。

    这时,刘振敲门进来了,刘振一看夏社长和李总编辑都到了,连忙说,我来晚了,夏社长、李总编。

    倩倩跟爸爸介绍说,这位帅哥就是新闻部的刘主任,也是我的顶头上司。

    说着,跟刘主任说,这位是我爸爸。

    康伟伸手握住刘主人的手说,谢谢您能来。

    说着,便招呼夏社长、李总编辑、刘主任等,沙发上坐,叫服务员送来茶水。

    康伟问倩倩,人到齐了吗?倩倩说,就差表妹郭琳琳了。

    康伟说,你打电话给她,问问她到哪里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倩倩打通郭琳琳的电话,郭琳琳说,已经上来了。

    倩倩刚挂了电话,听到了敲门声,倩倩知道啊琳琳到了,便拉开包厢门,琳琳说路上堵车,来晚了。

    倩倩说,你过来,我给你介绍一下。

    郭琳琳跟着倩倩,走到夏社长身边说,夏社长,这位是我的表妹,郭琳琳,现在是武大中文系三年级的学生。

    郭琳琳连忙伸出双手握住夏社长的手说,可算是见到您了。

    夏颖愣了一下,李丽站起来说,夏社长,您是她的偶像,她可崇拜您了,尤其是喜欢读您的文章,她曾在我面前朗读过你的散文《秋的絮语》:秋来了,先是几片黄叶,从不知哪棵树上飘下来,落在行人的肩上,又滑到地上。

    人们照例踏过去,发出细微的碎裂声,却无人俯身察看。

    这声音,大约便是秋的絮语了罢。

    街角的卖花人撤去了夏日的玫瑰与百合,换上了几束瘦菊,黄白相间,排在那里,像是被谁随手插进瓦罐里的。

    买花的人少了许多,卖花人便也懒洋洋地坐着,不时打个呵欠,眼睛里排出些泪来,又被秋风揩干了。

    我走过一家小院,见一个老人坐在藤椅上晒太阳。

    阳光并不很暖,他却像是极享受似的,半闭着眼睛。

    膝上摊着一本书,却不见他翻动。

    风过时,书页自己掀起来,又落下,发出沙沙的响。

    老人也不恼,只伸手按住了,依旧闭目养神。

    那书大约已经旧了,纸页泛黄,与秋叶同色。

    公园里的长椅空了大半。

    夏日里坐满情侣的地方,如今只余下几片落叶,偶尔被风卷起,在空中打几个旋,又萎顿在地。

    一个小女孩跑来,拾起一片形状完好的枫叶,对着阳光照了照,便欢欢喜喜地夹进书里去了。

    她的母亲站在不远处,呵着白气,搓着手,不时向这边望一眼。

     黄昏来得早了。

    夕阳斜照在楼宇的玻璃上,反射出金红的光,刺得人眼睛发痛。

    下班的人们匆匆走过,裹紧了外套,对这般景致全无欣赏的意思。

    他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横在道路上,像是一条条黑色的裂缝,要将这秋日最后的温暖也吞噬进去。

     夜里起了风。

    我躺在床上,听见窗外树枝摩挲的声音,时而急促,时而舒缓,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仔细听去,却又只是风声罢了。

    这风穿过城市的高楼,掠过空荡的街道,拂过每一扇紧闭的窗,带着几分凉意,几分萧索,几分无人倾听的寂寞。

     秋的絮语,原不过是这些琐碎的声音,是呐喊、是悲凉。

    人们匆匆走过,不曾驻足,更不曾听懂。

     夏颖笑着说,这都是早期的习作,很稚嫩的。

    我不知道,自己还有那么大的魅力。

    倩倩说,夏社长、李总编辑你们俩都是我们年轻人的榜样,心中的女神,可望而不可及。

    接着,倩倩又郭琳琳介绍给刘振主任和张燕助理认识。

     这时,康伟走到李丽身旁,低声地说,李总编辑,请您跟夏社长说一声,请她帮我代东可以吗?李丽说,那我请示一下吧。

    李丽站起来走到夏社长身边说,夏社长,康书记说,请您给他代东,您看?夏颖站起来说,合适吗,问李丽。

    李丽和康伟书记都说,再